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佳文速递】乡村社区旅游生计代际传承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以栾川县重渡村为例

2023/7/28 8:43:15  阅读:106 发布者:

编者按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重要载体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居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备受关注。本期佳文速递推荐黄潇婷、王志慧、张野发表于《人文地理》2023年第1期的论文,作者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探究重渡村旅游生计代际传承的过程,并且探讨了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该文重点关注以农家宾馆、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小微企业,分析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重渡村生计方式出现的代际传承现象,这一现象的演进过程,以及亲代和子代扮演角色、影响力和主要任务的变化。综上,该文章选题价值较高,研究视角较为独特,对于乡村可持续生计、居民代际传承等问题提供了有益启发。

作者简介

  黄潇婷(198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规划和旅游者行为研究。

  E-mail:satinhuang@sdu.edu.cn

  王志慧(1999—),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女性旅游和旅游实验。

  E-mail:myprayer19@163.com

  张野(1985—),男,辽宁开原人,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休闲文化等。

  E-mail:zhangye21@163.com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首位,“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也一再强调乡村之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旅游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居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旅游发展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旅游影响的直接承担者,其生计方式的可持续性对于乡村旅游的成功开发、有效经营和长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生计是一种谋生的方式和手段,身处旅游社区的居民大都以从事旅游业为主要的谋生方式。生计的可持续性强调面对外部的风险和冲击时,能够采取相应策略抵御风险,能够保持和改善居民发展能力并为子孙后代提供发展机会。可持续生计不仅围绕着当代人的需求和能力,还关注子孙后代的长期发展。对于乡村社区的居民而言,经营农家宾馆、民宿、农家乐等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亲代和子代能否顺利实现生计传承,其过程和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案例地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村作为案例地开展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重渡村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渡沟自然风景区,其农家宾馆有着完整的发展脉络和成长线索,重渡村所探索的农家宾馆开发经营和管理模式较为成熟;第二,重渡村农家宾馆起步较早,自1997年景区开发伊始,当地村民就利用自有房屋开办农家宾馆以接待早期的团队游客;第三,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在重渡村常年经营农家宾馆的300余户中,近半数家庭顺利实现了生计传承,其余家庭大多处于父子共营或子代创业阶段,子承父业的现象较为普遍。

本文针对栾川县重渡村旅游小微企业,以企业经营主体亲代和子代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生计代际传承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亲代作为传承主体,其生计传承意愿、采取的生计策略对子代生计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的访谈对象集中于重渡沟景区旅游参与程度较深的农家宾馆和民宿经营者,年龄从25 岁到60 岁,涉及家庭中的亲子两代人,以消除“亲代偏向性”或“子代偏向性”可能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分三个阶段开展调研,访谈对象共有25 人。

三、研究结果

旅游生计的代际传承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演进过程,不仅涉及旅游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传递,还需要考虑亲代和子代角色的调整与转变。本文通过访谈资料以及相关的二手数据对重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整理,尝试从时间维度梳理其旅游发展的过程以及生计传承的脉络。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时间,以重要时间节点为依据进行阶段划分,纵轴表示影响力,两条曲线分别反映了亲代和子代在不同阶段影响力的变化。根据曲线图反映的影响力和扮演角色的不同其中,旅游生计传承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亲代生计开拓阶段(19992004 年)、子代培养和发展阶段(20042006 年)、共同经营阶段(20062013 年)和生计传承阶段(2013 年至今)。

1 重渡村旅游生计代际传承过程

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任务(见图2)。其中,子代培养和发展阶段是子代知识习得的关键成长期;共同经营阶段是一个过渡环节,亲代和子代在此阶段建立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支持关系,形成了信任和反馈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了知识转移和资本过渡;生计传承阶段是“权杖”交接的核心环节,意味着整个传承过程的完成。乡村社区旅游生计的代际传承表面上是一种职业的传递,其本质是亲代将未尽事业向子代的传递。

2不同代际传承阶段的主要任务

通过对传承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诸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其中,文化因素、主体因素和规制压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如图3),而且这种效应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家文化”对主体产生稳定且深远的影响,并贯穿传承过程始终,主要表现为行孝、慈爱、基业长青等观念。传承过程的主体双方受自身理性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了不同的生计需求层次,亲代更加侧重单纯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性目标,将开办农家宾馆视为“生意”与“求财”“利润追求”;对于子代,尤其是民宿经营者而言,呈现一种“生活方式导向”的创业动机,更加侧重在“求乐”过程中寻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规制压力在不同阶段的诱发作用表现不同,较为典型的体现在亲代生计开拓阶段政府的动员与鼓励以及退耕还林和旅游扶贫政策的实施。

3 重渡村旅游生计代际传承的影响因素

四、延伸讨论

乡村是乡村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国内对于乡村地理学研究侧重于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对学科理论的探讨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生计的关注不足。重渡村因其农家宾馆发展的经验引起学界的关注,已有学者对重渡沟景区旅游扶贫模式、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等展开研究,但缺少对旅游生计传承问题的探讨。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开展探索性的研究,分析其生计传承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丰富了现有的可持续生计研究视角。未来,可以围绕“子代”即“旅二代”这一主体展开研究,探讨“旅二代”生计方式的选择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呈现怎样的发展特征,背后蕴含何种理论逻辑等。在积极互动视角之余,进一步关注传承失败可能存在的矛盾、冲突以及价值共毁问题,以阐明亲代和子代代际传承问题的复杂性。

来源: 人文地理期刊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