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门格尔:理论经济学研究之伪历史取向

2023/7/26 8:44:35  阅读:61 发布者:

我们已看到,用最高嗓门强调历史视角对经济理论之重要意义者,经常是那些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其真正性质之人,并指出那些觉得自己应在理论经济学中坚持历史视角者之方法论错误。事实上,他们根本不关心理论经济学之历史视角,而是从特定的历史视角,也即,是从实用经济学视角,考察经济现象。那么,尽管我们已揭示历史视角之本质,或者不如说,已揭示我们称之为经济现象之发展的事实之重要性,我们还有必要提及另几个方法论谬误。此为以下人士所犯,他们确实维护理论经济学之概念,却在其研究要求中认可其中“历史”视角之本质偏离以上所述,事实上,这样的研究对理论经济学来说通常是肤浅的、不相干的。

有些人认为,他们维护着理论经济学之历史视角,其实,此刻,他们不过是点缀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例在从所谓“非历史的”视角获得之陈旧理论之上。假如我们比较这类理论经济学之研究与早期所谓“非历史”时代之研究,不难看出,两类研究揭示出的理论性知识本质上是相同的。区别通常仅在于,老一代“非历史”学派那些著名理论之系统阐述,被历史主义的细枝末节打乱,或者点缀上十分肤浅的历史事例而已。因而,如此合成结果既不是理论,也不是历史描述,更不可能是得自历史视角之考察的经济理论。

而这些人在经济理论之历史视角的性质问题上,陷入类似错误,他们试图在我们学科领域之文献-历史的研究中,或者在这门学科之某些具体取向中,寻找历史的视角。

克尼斯曾说过:“与理论的绝对性不同,从历史视角所把握之政治经济学,以下列原则为基础。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跟生活之经济条件一样,是历史发展之结果。它在与人的整体有机体和种族—历史的时期的活生生的关系中,与时间、空间或国民性等诸条件共同成长。它与它们共存,并持续地为其进一步发展做准备。它的论证理路扎根于国民的历史生命中,完全可将其成果归功于历史解决方案之特质。它在经济学通论部分中呈现出之普遍规率,也无非是从历史中引申出来,是真理之渐进的显现而己。”

关于理论经济学领域历史取向研究之性质的以上认识,其基础之谬误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学科发展之个别阶段,确实只能历史地理解,置于形成它的时间、空间条件中。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的学科之文献史研究,若欲正确地理解其任务,就绝不能忽视其发展之各个阶段与时、空条件之联系。尽管如此,这是每一门文献史研究必须遵守之规定,甚至是精确的自然科学,比如化学、物理学之文献史研究,事实上,是一般历史撰述都需遵守之规定。但是,这与我们所谓理论经济学之历史视角的研究要求,没有直接关系。

有些认为自己在理论经济学坚持历史视角的人,不过是完全相似的谬误之牺牲品,他们把正统的经济理论之历史,附加到理论研究之结果中,这种做法是十足“非历史的”。对正统理论历史之描述属于文献史,事实上,是政治经济学中某一单个理论之历史,而非“历史”视角的理论研究之成果。因而,它们本身不是“历史的”理论,它们也不可能改变某种“非历史的”理论为“历史的”。

只有最极端的科学片面性才敢断言,国民和国家之一般生活、具体而言其经济发展过程间之相似性,是绝对恒定的,或者换句话说,此处讨论之现象的发展会显现出严格符合规律。当然,即使是一般伦理现象、具体而言是经济现象,也无疑存在着合情合理的自然规律的,熟悉历史者毫无疑问会认识到,在这些现象的发展中确可观察到规律性,即使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严格。确定它们,不管将其称为发展规律还是称为单纯的相似性或单纯的发展之相似性,绝不是有关人类现象领域、具体而言经济领域之理论研究的不正当任务。

(本文节选自《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

《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

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卡尔·门格尔 著

姚中秋

ISBN9787100214919

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是卡尔·门格尔讨论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专著。在本书中,门格尔强调了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探讨了经济活动主体知识的不完备性问题,以及制度的自发形成问题,这些都是当代奥地利学派讨论的重要话题。

作者简介:

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奥地利学派的开创者,边际效用原则的三大提出者之一,强调了主观评价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译者简介:

姚中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翻译有《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粹》《法国大革命讲稿》《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等。

目录

前言

卷一 作为理论性学科之经济学,及其与历史的、实用的经济学科之关系

第一章  国民经济学领域研究之诸方面

第二章  未察知理论经济学之形式化性质而致之谬误

第三章  经济学领域中理论性知识之特殊性质并不废止经济学作为理论性学科之性质

第四章  一般理论性研究、具体而言经济学领域之理论性研究的两种基本取向

第五章  社会科学领域之精确研究取向与实在的&经验的研究取向之关系

第六章  只在与国家之整体社会、政治发展的关系中处理经济现象之理论

第七章  理论经济学之自利教条及其相对于后者理论课题之位置

第八章  对理论经济学之“原子论”的指责

卷二 经济学研究之历史视角

导论

第一章  理论经济学之历史视角

第二章  理论经济学研究之伪历史取向

第三章  实用经济学科之历史视角

卷三 对社会现象之有机理解

第一章  社会现象与自然有机体之相似:其限度与由此导致的社会研究之方法论视角

第二章  对那些不是协定或实证立法之产物而是历史发展之非意图后果的社会现象之理论性理解

附录:论货币之起源

卷四 历史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观念之发展

第一章  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之基本观念早已见于政治科学

第二章  德国历史学派未认识到历史法学派思想之决定性变革、仅由于误解才以为自己是后一意义上的历史学派

第三章  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之起源与发展

附录

附录一  国民经济之性质

附录二  理论经济学之概念与其规律之性质

附录三  国民经济之实用性学科与经济实践、与理论经济学之关系

附录四  经济学科之术语与分类

附录五  在人的现象领域精确规律(所谓“自然规律”)可在与自然科学领域相同之形式性预设下建立

附录六  所有人的经济之起始点和目标是被严格决定的

附录七  归于亚里士多德之看法:国家是与人的存在同时给定之原生现象

附录八  法律之“有机的”起源及对其的精确理解

附录九  政治经济学之所谓伦理取向

相关文献

卡尔·门格尔 理查德·瓦格纳

方法论大论战 萨缪尔·博斯塔菲

翻译说明

转自:“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