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锂电池测“体温”,登上Nature!
2023/7/25 15:46:37 阅读:93 发布者:
锂离子电池(LIBs)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电气化时代,例如航空业要求航班起飞期间的放电倍率非常高,同样需要对机动车辆进行极快的充电,以避免充电桩拥堵和货物运输的停留时间。然而,快速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产热诱导的电池性能降解问题仍然存在。为了推进电池设计,缓解降解问题,有必须准确量化电池循环过程中的内部问题。但往往电池作为一个密封系统,很难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之前通常通过对电池进行修改以使其包含热电偶。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能够在空间上实现非破坏性测量,并发现许多复杂的应变分布和荷电状态(SoC)。最近,XRD-CT揭示了锂离子电池内部SoC分布,其中热膨胀引起的晶格变化比锂化引起的晶格变化低几个数量级。
在此,英国伦敦大学学院P. R. Shearing教授等人通过XRD检测Cu集流体晶体结构的膨胀或收缩,解释了商业化圆柱形电池(例如18650)的两种无损温度测量方法。首先,通过进行XRD-CT可以生成完整的横截面温度图,适合探索充电或放电结束时的空间分布(例如,2D图)。其次,多通道准直仪(MCC)可用于解析任意选择的内部位置(例如,1D线)内的温度,以便在操作期间进行实时量化。本文使用的两种商业化18650电池为:一种是采用高镍NMC811正极匹配Gr-SiOx正极,一种是采用LFP正极匹配Gr负极,然后通过XRD-CT(原位)和MCC-XRD(操作方法)进行采集。该研究以题为“Mapping internal temperatures during high-rate battery applications”发表在《Nature》上。
非原位温度
如图1a,b所示,通过检测18650电池金属集流体晶格间距来计算温度,并使用XRD-CT重构空间分辨图像(图1c)。XRD-CT只能准确地重建绕层析旋转轴旋转不变的量,由于热致应变在大多数材料中是标量,从而可以获得温度图。作为一个简单的概念验证实验,作者首先绘制了在一个炉内加热(没有电化学操作)后的两个18650电池的内部温度。在电池冷却约30 min的过程中,从电池内同一感兴趣区域采集的横断面切片。通过拟合Cu d间距数据计算出的温度定量与基于牛顿冷却定律(图1c和方法)密切相关,表明定量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图1 18650在没有电化学操作的情况下时空温度映射。
原位温度
为了进行电化学操作,通过XRD方法获得温度测量值,设计并优化了定制的18650电池支架,以提供足够的XRD信噪比,同时还能够在高电流和低电路损耗中循环。烤箱加热实验所示(图1),当电池冷却时,内部温度可以映射为2D横截面。图2显示了放电后以各种倍率过渡到开路电压(OCV)期间记录的温度值(粗略温度峰值如图2e所示)。为了检查峰值内部热梯度,将电池分为八个径向区域(图2b),但也与八个方位角区(图中2b的段)进行了比较。将倍率从1C提高到3C会使电池温度增加大约40°C,这掩盖了八个径向(和方位角)区域的任何热梯度的影响。
图2 通过XRD-CT获得原位内部温度图。
由于电池容量决定了特定倍率下的电流,因此还评估了对比功率优化的18650电池(LFP与Gr),并将其与能量优化的对应电池进行了对比(图3a,b)。结果显示,无论电池类型如何,记录的最高温度都与放电电流具有相似地增长,例如,在6 A的放电电流下,无论化学性质如何,所有电池的最高温度约为40°C,并且这种相关性在探索的所有放电电流中都保持良好(高达10 A)。
图3 通过XRD-CT获取原位内部温度最大值。
温度变化
在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除了焦耳热效应引起的热应变外,Cu集流体还会产生由电池内部积聚的应力引起的机械弹性应变,该应变起源于负极和正极的不同体积膨胀和收缩。同时,使用MCC开发了第二次XRD测量的方法,从给定的空间位置(规格体积)进行高速(亚秒级)、高角分辨率和高信噪比XRD测量。MCC-XRD测量沿着相同的径向线,在电池的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在恒流(CC)期间,由于热量积聚,温度升高,但是一旦电流在恒压(CV)(或OCV)下衰减,温度就会降低,周围环境的热量损失超过了焦耳热产生的热量。因此,使用的电流与观察到的温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图4 通过MCC-XRD获取操作内部温度。
降解后的温度
电池温度的表征不仅在使用之初很重要,而且在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很重要。因此,除了探索从原始电池中获取的温度外,图5 提供了延长运行时间(例如,循环超过1000次)后对热管理的影响。明显降解的电池(图5a,b)在电池水平上出现了分层和开裂的迹象,从而在放电后产生了更高的内部温度。在7A放电下,老化样品比原始样品高约4°C,相对于C倍率的影响,这是一个持续但小幅的增加。尽管如此,已知有大量的降解机制会提高电池内阻,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探索其他化学,几何形状,微观结构和充电协议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结展望
总之,本文介绍了两种准确量化商业化锂离子18650s高倍率(高达10.0 A)操作期间内部温度的方法,而无需电池修改或拆卸。这些方法应适用于大多数商业化18650,并且可以由专业的XRD同步辐射光束线与电池支架,并使用正确的成像进行设置。此外,通过微小的改变能够使其应用到其他形状的电池,例如2170和4680,以及非标准微观结构,例如超薄集流体。
转自:“高分子科学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