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复方药理-if7.5:南中医揭示柴胡疏肝散抑制脑卒中后抑郁的神经炎症通过调控JAK/STAT3-GSK3β/PPTEN/Akt

2023/7/21 8:43:25  阅读:105 发布者:

【写在前面】:本期推荐的是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等研究团队合作近期发表于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IF6.656)的一篇文章,揭示柴胡疏肝散通过JAK/STAT3-GSK3β/PTEN/Akt通路抑制神经炎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题目及作者信息】

Chaihu-Shugan-San inhibits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through the JAK/STAT3-GSK3β/PTEN/Akt pathway

【摘要】(阅读原文为主)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后果之一,影响认知功能、体功能恢复和患者生存。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中药配方柴胡疏肝散在PSD大鼠模型中是否能改善症状,探讨其潜在机制,并在体外缺氧缺糖(OGD)模型中验证这一发现。雄性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和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然后将大鼠分配到用柴胡疏肝散、JAK-STAT3抑制剂、GSK3β过表达病毒或空病毒(对照)治疗的实验组(n=15)。分配给每组的受试鼠,以及未接受治疗的受试鼠和未接受MCAO/CUMS的大鼠,随后接受强迫游泳、尾部悬吊和糖水偏好测试,并确定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炎症因子水平和JAK/STAT3-GSK3β/PTEN/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显示,在体外PSD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向M1表型分化,在用GSK3β过表达病毒、柴胡疏肝散或JAK-STAT3抑制剂治疗后,这种分化被逆转。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散对PSD的体内模型具有治疗作用,并可通过激活JAK/STAT3-GSK3β/PTEN/Akt通路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提示其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发挥作用。

图文摘要

【前言】

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长期神经残疾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与日益增加的全球疾病负担以及各种各样的身体和神经心理后果有关。脑血管事故后经常观察到卒中后抑郁(PSD),发生在近三分之一的卒中幸存者中,影响死亡率、功能结果、康复和生活质量。主要临床表现为抑郁、兴趣丧失、冷漠迟钝、食欲不振,甚至有幻想、妄想、自杀意念等病理倾向和行为。PSD的病理生理学可能是多因素的,源于缺血诱导的神经生物学功能障碍和心理困扰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与PSD相关的病理生理因素证据表明,单胺类上游通路改变、促炎细胞因子过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障碍和神经可塑性改变。

慢性预测性轻度应激(CUMS)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案,用于在动物模型中模拟人类抑郁症,其特征是葡萄糖不耐受或胰岛素抵抗。此外,CUMS不仅被发现通过NF-κB/NLRP3炎性囊泡激活引起前额叶皮层的神经炎症,而且还会导致抑郁症大鼠的肝功能障碍或损伤。一项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CUMS还诱导小鼠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NF-κB信号网络相关的肝脏蛋白谱的改变。因此,肝脏可能是抗抑郁药物的靶器官。

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抑郁症一词与多种情感障碍有关,包括中医中的“郁证”。肝被认为是身体中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对肝气郁结引起的应激有病理反应(《肝气郁解》)。柴胡疏肝散最早发表于明代医学经典《景岳全书》,在中医中用于缓解肝气郁结症状。它已被临床和临床前用于治疗抑郁症,并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重要的是,我们的初步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GSK3β是介导柴胡疏肝散对PSD影响的有效靶点。

在此,我们在PSD大鼠模型中对柴胡疏肝散对抑郁行为和神经炎症的影响进行了临床前评估。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柴胡疏肝散通过JAK/STAT3-GSK3β/PTEN/Akt通路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抑制神经炎症,从而改善PSD症状。

【结果部分】见原文链接。

转自:“如沐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