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果不读博,硕士还有必要发SCI吗?

2023/7/14 9:06:33  阅读:94 发布者:

本科985,硕士清华,报考清华博士,

连简历都没过!

重点,划重点,没论文!

 

这样的案例在考博er这里,早已屡见不鲜,也许几年前你的师兄师姐们还能从211考到985,从普通985考到TOP985甚至清北。

但是这几年,考博内卷已成趋势,拼背景、拼论文,究竟多少篇SCI才能躺平读博,已经成为玄学。

SCI,在当下已经成为了读博的“门槛标配”,学校或者导师要看你有没有两把刷子也似乎“非它不可”。

前段时间,知乎话题#不读博还有必要写SCI吗?#引起热议。

那么,如果不读博,硕士还有必要发SCI吗?有必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一篇SCI上吗?

只要弄清楚下面的问题,相信就有答案了。

一、没有SCI可以顺利毕业吗?

早在2020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其中提及到: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

随着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限制。

01

看院校的要求

1.清华大学

20213月,清华大学也公布了2020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坚决破除硕士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2、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最新《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中不再有曾经的“就读博士期间,应在所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或录用)2篇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的表述,转而以更多种形式的创造性成果来衡量博士生的学业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两个版本《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对比

3、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大宣布,从2005级硕士研究生起,该校不再对两年制硕士发表论文作强行要求。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范华汉同时表示,将把发表论文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环节加以训练,导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学校也将对发表论文的学生给予奖励。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认定标准及管理规定,其中提及学位论文质量达到要求即可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不是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彻底破除“唯论文”和“唯SCI”。

5、贵州大学

202198日,贵州大学官网公布了《贵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2021年修订版),新办法删除了要求硕博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

除了上面这些学校之外,在此之前还有以下六所高校也已经取消了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

取消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一方面避免了研究生一味追求文章数量而出现的学术造假、灌水现象,减轻了部分学生的学业压力。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会更高。

理论上来说,如今很多学校对SCI发表没有硬性要求,申请博士也要看申请人和目标学校的具体情况。但近几年越来越卷,录取难度水涨船高。

02

看课题组的要求

过了学校这一关,恐怕还得过导师的这一关。

很多导师在新生见面会时就已经放下“狠话”:“在我这里要想毕业,你们必须给我发X篇论文,否则就准备好延毕”。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尤其当恰逢遇到一位正值事业上升期的年轻导师,不管你是博士还是硕士,SCI都是基本要求。

诚然,没有发SCI能不能顺利毕业或升学,还是要看每个学校和导师对同学们的学术论文要求。

二、 SCI除了论文,还可以是什么?

作为一名科研人士,论文的撰写、发表是科研道路上重要的最后一步。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不仅是科学研究水平和效率的客观衡量,同时也反映出自身的学术素质和科研潜能。相对于国内学术期刊,一篇SCI期刊论文的发表,更是国际化学术科研能力的证明。

01

宏观而言

从本质上讲,SCI论文是学术交流的一种形式,是研究的产物。SCI论文的发表,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现国内学术研究水平,提升我国在世界科学界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国际学术研究者与我国国内学者重要的交流方式。

02

微观而言

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也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

1.“实力”的商标

论文是体现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基本素养、信息检索能力、逻辑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的象征。带着SCI进入职场,和“身无成果”的人比起来,手握SCI本身就是一种“光环”的象征。

2.保研加分

科研论文作为保研重要的加分项之一,对申请保研名额提供很大帮助。优秀的论文质量、发表刊物等级都能够提供给申请者不同程度的加分。

3.博士申请

在申请提交材料的时候,除了院校背景外,发表SCI论文也是铁打的第二核心竞争力。

没有科研经历、没有科研成果、没有发表论文,别说竞争名校offer了,能不能申博都是一大问题!

成果发表一篇SCI论文,对于申博的同学来说,不亚于是获得了一块进入国内top985甚至是C9(中国首批985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的敲门砖。

4.助力海外院校申请

对于海外院校来说,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招生委员会最看重的一环。拥有科研论文发表经历可以让简历脱颖而出,增加获得录取的几率。

海外院校申请非常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表达能力,除了各种比赛、调研、科研实验外,论文又是很重要的一种学术背景补充方式。

5.增加应聘/晋升/考核/评职称砝码

有一篇SCI论文在手,对应聘、晋升或评职称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通常单位招聘求贤/评职称晋升条件中,SCI论文甚至是必备的加分项,不仅可以提升岗位竞争力,也能为自己职业发展增益。

6.综测排名与奖学金

各位同学应该都知道,奖学金基本都是按照综合测评成绩来的,以北京某理工科高校研究生为例,总分=学习成绩绩点*10+学术成果加分+社会活动加分,其中最主要的差距就体现在科研积分上,一篇第一层次论文可以积40分,发表一篇第一层次论文,获得一等奖学金基本就稳了。

三、 职业规划是什么?

“不读博还有必要写SCI吗?”其实并不是一件可以简单做决定的事,还要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需不需SCI给自己镀金。

前面已经提到,保研申博、出国深造或是就职晋升考核,很多其实是需要“论文成果”的加持(作为工具性辅助)。

比如说,当下,有很多硕士生在毕业后能直接进入高校。即便不是双一流,教师的身份也同样决定了论文(SCI)将伴随整个教职生涯,要是没有SCI,将很难在这种环境中“卷”下去。

总之,加速内卷的时代,论文发表尤其是核心发表经历已经成为院校背景之外的第二大核心竞争力,成为很多人绕不过去的门槛!没有科研经历?没有优质论文发表?进名校、入好单位只能望而却步,难度陡然上升……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全方面考虑清楚,做一个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内容参考自微博、知乎、百度

转自:“新芝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