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启示 | 从山东“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意见”看职称评聘新方向+一线教师评职称经验

2023/7/12 16:08:52  阅读:64 发布者:

山东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工作。

《意见》明确将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首要评价条件。

突出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岗位业绩贡献,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

突出课时量和教学实绩刚性要求,课时量达不到省定最低标准和教学实绩长期较差的,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得参与竞聘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

切实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完善代表性成果制度,教育教学成果、课题研究、教案、理论文章等业绩成果均可作为代表性成果参加职称评审,探索通过同行专家评审、第三方机构评价等方式,提高代表性成果评价的权威性。

突出分类评价,中小学教师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重点评价教师运用全环境育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力和育人实效;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重点评价教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和育人实效;教研员评价突出教育教学研究实效,重点评价教研员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实践运用效果和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强化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经历,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具有连续3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应予以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评聘。

一、8条改革措施

01

明确评审权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职称评聘综合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

正高级职称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可采取授权方式委托设区的市组织评审

副高级职称授权设区的市组织评审

中级职称设区的市可授权县(市、区)组织评审

省直有关部门(单位)、高等院校、各大企业所属中小学教师,按照属地原则参加相应层级职称评审。

02

完善评价标准

坚持师德为先,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聘的首要条件。

突出课时量和教学实绩刚性要求,课时量达不到省定最低标准和教学实绩长期较差的,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得参与竞聘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

切实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完善代表性成果制度,教育教学成果、课题研究、教案、理论文章等业绩成果均可作为代表性成果参加职称评审。

不得将论文、人才工程、人才项目、表彰奖励、资质评定、教科研项目作为职称评审的唯一限制性条件。

03

突出分类评价

突出教育教学实绩,重点评价教师运用全环境育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力和育人实效。

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心理健康教师可单列指标、单设学科组评审。

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重点评价教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和育人实效。

教研员评价突出教育教学研究实效,重点评价教研员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实践运用效果和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04

创新评价机制

创新评价办法,采取教学述评、试讲说课、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元评价方式。

建立职称评审教学述评制度,参评中级以上教师职称须进行现场教学能力考核评价,并结合平时教学业绩确定评价结果。

注重教科研成果实际贡献的评价,对申报人员的论文、课题、项目等教科研成果,注重考察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转化、推广情况及取得成效。

05

建立课时量监测机制

建立教师课时量公示备案制度,每学期结束后,各中小学校应在校内公示教师实际任教课时量,公示时间应不少于5个工作日,作为职称评聘的依据。

06

实施初级职称考核认定

中小学教师初级职称不再组织评委会评审,采取考核认定方式取得。

符合山东省中小学二级教师、三级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人员,由用人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其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认定,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备案后,发放相应职称证书。

07

实现评聘有效衔接

教师职称评审应按照岗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一般应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

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由用人单位按程序推荐参加评审,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应及时聘用到相应岗位,及时兑现岗位工资待遇。

08

加强监督管理服务

采取“双随机”方式,通过质询、约谈、现场观摩、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职称评聘工作进行抽查、巡查,有举报线索的要对有关问题进行倒查、复查。

对违反评聘工作纪律或者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要依纪依规进行处理。

二、评价标准条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具备《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

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条件。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自觉运用教育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并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任现职以来,近5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或“称职”等次以上。任职不足5年的,每年考核均为“合格”或“称职”等次以上。

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中小学专任教师近5年平均课时量应达到省定周最低课时量标准;任现职不足5年的,每年平均课时量须达到省定周最低课时量标准。不同学段周最低课时量标准为:

专职教研员每学期听评课应不低于36节,讲授公开课、示范课应不低于2节。从事专职教研工作满5年的,原则上应有到中小学校从事1学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三、职称评定申报经验分享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学 吴瑞芸:年轻教师也要做好准备

很多年轻教师在刚进入教育行业时,都认为自己资历尚浅,想着评职称这件事离自己十万八千里,思想上不重视,课题、比赛遇到就往后跑,到了评职称时候,两手空空。所以参与职称评定申报前,要做到:

不推诿——面对校园的各项工作一定不要推诿,尤其班主任、工作量这两个重要的问题自己一定要上心。

重科研——很多地区的职评文件都非常重视教学科研,大家在平常一定要多阅读学科论文,提升专业水平。不要临时抱佛脚,慌的直跳脚。

@江苏省昆山市石牌中学 俞艳君:资料整理在平时

职称评定申报需要大量的材料,如果平时不善于整理,那么在职称评定时可能就会手忙脚乱,比如证书找不到了,论文不见了等等。为避免这样的窘境,我在平时会做两件事。第一,每当喜获证书时,就用手机上的“扫描全能王”APP拍好照片,并进行分类整理,寻找时便一目了然。另外,准备一个专门放证书的文件袋,放在办公室带锁的抽屉里或家里的保险箱里。第二,在电脑上建立各类文件夹,比如“公开课课件”“论文”等,平时及时放入相关内容,一定要标注好日期,这样不容易遗漏,以免自己的劳动成果损失。

@江苏省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刘燕:建立信息档案

每当要评审职称,老师们就开始各种复印整理,有心的老师会在平时就进行资料的整理,但是也都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个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就有一份电子档案相随,无论是比赛,还是教学效果,还是继续教育,随时由专门负责部门输入电脑。等到要评审的时候,直接调出档案打印成本,省时省力,格式规范,缺什么,也一目了然。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  周春红:“有心插柳柳成荫”

研究评定资料——在职称评定日期到来之前,提前仔细阅读和研究评定材料,做到对需要的材料烂熟于心;备好评定材料——明确需要哪些评定材料之后,要按照材料“有心插柳”,在用心做教育的同时搜集各方面需要的材料(如课题研究、论文专著、班主任工作、公开课情况等);包装评定材料——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仔细包装评定材料也至关重要。包括各种材料的装订、目录的编排,

或者视频的佐证等。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青平镇中心小学 谢振:要准备,要多问,要多查

2018年申评小学高级通过。在此现身说法,希望对所需者有所启发。

1.兵马未行,粮草先行——要有准备。申评所必需的学历证、职称证、发表论文、奖励、班主任工作年限等,要逐一落实。没有的或不足的,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努力去补充去完善。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前准备。最好能提前半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填表、整理材料,年纪大的、精力不好的老师更是要预留充足的时间。

3.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要多问。要耐心地向一些已经通过申评的老师和负责职称的前辈请教,取长补短。说课评课的完整流程、表册的规范填写、材料的科学严谨、答辩的注意事项……只要是不懂的、一知半解的,都要用笔及时把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备提问。也不能忘记要与当年一起申评的老师相互沟通。

4.一日三省——要多查。材料清单上的条项,完成的可以用铅笔打勾,未完成的打叉,有疑问的标上问号,然后逐一查漏补缺、锦上添花。表册与材料全部做完后,要认真核查多次,一定要做到“表表相符”。也可以把表册与材料拿给亲朋好友帮忙审查。

@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 李爽:来一次模拟打分

职称评定对我们每个老师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个人认为,一是要对职称评定的文件做一个详细的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在职称评定时做到心里有数。二是一定要正确的评估自己,对自己所获的各类奖项要进行详细地合理的分类。三是可以进行一次模拟打分,一定要实事求是,这样就可以对自己最终获取的分数做到全面实际了解。四是针对自己的薄弱面进行及时的补救,特别是得分少的项,一定要自己想办法把短板查缺补漏。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王燕:未雨绸缪,量力而行

职称评定的政策每年都会又一些变化,因此对于每年的政策要认真学习,早做准备,不要觉得自己离评定还远着呢,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过虽然每年都会变化,但是一些基本的条件是不变的,那些核心材料要一点点积累起来,很多教师常常要到评定那一年,才开始整理材料,此时会发现自己这个缺那个缺,十分慌乱。

有一些教师对于自己是否符合职称申报条件认识不足,往往是看到别人都在申报自己也去凑热闹或者别人叫自己申报就报。这样盲目申报导致一次次失败,一方面会让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职称评定遥遥无期;另一方面给自身又造成压力。一次失败后,要努力反省,看看自己哪里薄弱,努力补足,蓄势待发。当时机成熟后再申报,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