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表面富氧Bi@C纳米颗粒用于CO2高效电还原生成甲酸

2023/7/11 14:43:27  阅读:79 发布者:

摘要

CO2RR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可以缓解大气中过量的CO2水平,并生产增值的原料和燃料。然而,合成高效和稳健的电催化剂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工作报道了表面富氧碳纳米棒负载铋纳米颗粒(SOR)的绿色制备Bi@CNPs用于对甲酸盐的有效CO2RR。由此产生的SORBi@CNPs催化剂在440 mV的宽电势范围内显示出超过91%的甲酸盐生成法拉第效率。非原位XPSXANES和原位拉曼光谱表明,原始SOR中的Bi-O/Bi110)结构Bi@CNP可以在CO2RR过程中保持稳定。DFT计算表明,Bi-O/Bi110)结构可以促进*OCHO中间体的形成。这项工作为开发用于CO2RR的高效Bi基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方法。

催化剂表征

SORXRD图谱中的尖锐峰Bi@CNP表示Bi金属的形成,其对应于菱形晶体Bi(图a)。如SEM图像所示,SORBi@C纳米颗粒继承了SU101的纳米棒形态(图b)。TEM图像显示,大量直径约为24 nm的超细铋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碳纳米棒基体上(图c)。HAADF-STEM图像显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晶格条纹的纳米颗粒。XPS测量了样品的表面价态。令人惊讶的是,金属Bi的典型峰明显不存在,这可归因于表面Bi原子的大量氧化。在O1s XPS光谱中(图f),530.7532.8535.7eV处的峰分别归属于Bi-OBi-OH和吸附的氧物种。

电化学性能测试

a表明SORBi@CNP可以有效地抑制析氢副反应。为了进一步评估CO2RR的活性和选择性,在CO2饱和0.5M的不同电流下进行计时电位测定测试。甲酸盐是唯一的液体产物,与RHE相比,在−0.99 V下,最大甲酸盐FE可达到95.0%(图b)。相反,图c所示Bi@C在−0.91 V时,部分电流密度为6.0 mA cm2时,NP只能达到86%。此外,与RHE相比,在−1.06 V时,其下降到80%以下。所有的部分电流密度Bi@C不同电势下的NPSORNP低得多Bi@CNP(图d),与图2a中的LSV结果一致。在-1.06 V0.33 s1 vs.78.6%甲酸酯的RHE),证明SOR具有更好的CO2RR活性Bi@CNP(图e)。

DFT计算

DFT计算以阐明高铁甲酸酯的机制和SOR的活性Bi@CNP。根据文献,*OCHO*COOH更有利于CO2RR生成甲酸盐,基于此,构建了计算模型,作为第一个吸附步骤,首先计算了Bi110)和Bi-O/Bi110)上的CO2吸附自由能(图a)。可以观察到,由于正的CO2吸附自由能,CO2分子在纯Bi110)面上的吸附是困难的。当Bi-O物种被修饰在Bi110)上时,CO2吸附自由能大大降低到负值,这意味着CO2容易在Bi-O/Bi110)上面吸附。根据Tafel斜率,*OCHO中间体的形成被认为是速率决定步骤。如图b所示,计算结果证实,Bi-O/Bi110)结构是SOR优良的CO2RR性能的来源Bi@CNP

结论

在本研究中,一种超细SORBi@C通过生物相容性SU-101的热解制备了NPs催化剂。在CO2RR条件下进行评估时,甲酸盐生产的高FE95.0%,在−0.99 V vs RHE的电势下,局部电流密度为10.5 mA cm2。在440mV的宽电势范围内,甲酸盐的FE可以保持在91%以上。在流动池中实现了140.5 mA cm2的高局部电流密度。DFT计算表明,Bi-O/Bi110)结构可以促进CO2的吸附,并以相当低的吉布斯自由能促进*OCHO中间体的形成。非原位XPSXANES以及原位拉曼表征证明了Bi-O/Bi110)结构的稳定性。这项工作报道了通过CO2RR高效生产甲酸盐的Bi基电催化剂的简单构建,为探索先进的电催化剂开辟了途径。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