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Mater | 重庆医科大学张景勍团队制备新的纳米颗粒,增强痛风性关节炎酶-热免疫治疗效果
2023/7/4 14:16:27 阅读:115 发布者:
尿酸沉积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是导致痛风的关键因素。然而,临床药物不能同时去除尿酸和消除炎症。
2023年6月20日,重庆医科大学张景勍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 在线发表题为“M2 Macrophage Hybrid Membrane-Camouflaged Targeted Biomimetic Nanosomes to Reprogram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for Enhanced Enzyme-Thermo-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M2巨噬细胞-红细胞杂化膜制备的仿生纳米脂质体(USM[H]L),用于靶向递送自级联双酶和免疫调节剂,重新编程痛风大鼠的炎症微环境。细胞膜涂层使得该纳米颗粒具备良好的免疫逃逸和溶酶体逃逸能力,从而实现长循环和细胞内长时间滞留,被炎症细胞摄取后进行酶-热免疫协同治疗:尿酸酶和纳米酶分别降解尿酸和过氧化氢;生物酶提高了彼此的催化能力;纳米酶产生光热效应;甲氨蝶呤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结果表明,大鼠尿酸水平明显降低,踝关节肿胀、屈爪症状明显减轻,且炎性细胞因子和ROS水平降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促炎症的M1巨噬细胞重新编程为抗炎的M2表型。值得注意的是,USM[H]L处理的大鼠IgG和IgM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尿酸酶处理的大鼠表现出高免疫原性。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USM[H]L处理的大鼠有898个差异表达蛋白下调,725个差异表达蛋白上调。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表明,其信号通路包括剪接体、核糖体、嘌呤代谢等。
尿酸钠(MSU)在关节和外周结构中的沉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GA)。过量的血清尿酸盐导致高尿酸血症(HUA),同样是以炎性疼痛为特征的GA发生的关键因素。同时降低血清尿酸盐和抑制关节炎症是GA治疗的关键所在。近几十年来,酶法为GA或HUA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在传统的化疗中,化学药物(如别嘌醇和非布司坦)抑制尿酸的产生或促进尿酸的排泄(丙磺舒和苯溴马龙)。在酶疗法中,尿酸酶(URI) 通过催化尿酸转化为更易溶解的化合物尿囊素来直接降解尿酸。然而,临床上使用的雷尿酸酶(重组URI)和贝戈洛酸酯(聚乙二醇化重组URI)具有很高的免疫原性、化学毒性(催化副产物H2O2)和抗药物抗体(ADAs),但不具有抗炎活性,削弱了其对GA的治疗作用。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是一种类似于过氧化氢酶的纳米酶,能够与URI合成自级联的双酶。SPION可以降解H2O2生成氧气,提高URI的催化效率。H2O2是由炎症部位的URI催化或免疫细胞产生的。此外,在近红外激光照射(NIR)下,SPION可以促使热疗实现光热协同治疗(PTT)。迄今为止,PTT已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但尚未用于GA治疗。近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免疫调节剂甲氨蝶呤(MTX)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ADAs和炎症,增加贝戈洛酸酯的反应率。相比之下,常用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不能减少贝戈洛酸酯导致的ADAs,并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图1 靶向IAM的内源性仿生M2巨噬细胞-红细胞纳米颗粒进行GA酶-热免疫治疗示意图(摘自Advanced Materials )
炎症相关巨噬细胞(IAM)有很强的致炎趋势,炎症浸润性白细胞具有促炎M1表型和抗炎M2表型。M2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能够对抗炎性抗原,将M1表型重编程为M2表型。为实现IAM的内吞作用,已经合成了一些IAM靶向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其由小分子(叶酸、半乳糖、甘露糖、O-硬脂酰甘露糖、两个锌离子螯合的2,6-双[(双(2-吡啶基甲基)氨基)-甲基]-4-甲基苯酚部分等)、大分子(壳聚糖、透明质酸等) 和多肽(Thr-Lys-Pro-Pro-Arg五肽)进行功能化修饰。然而,化学修饰可能会增加其合成复杂性,降低重复性,导致免疫原性产生并损害生物安全性。因此,单一巨噬细胞膜或巨噬细胞膜组合(如细菌-巨噬细胞膜、人工脂质-巨噬细胞膜)伪装的仿生纳米载体应运而生。其不仅保留了内部囊泡的物理化学特征,还具有外部细胞膜的内在生物学功能。
该研究构建了以IAM为靶点的M2巨噬细胞-红细胞杂化膜伪装的仿生纳米脂质体(USM[H]L),以重新编程炎症免疫激活微环境,增强痛风性关节炎的酶-热免疫治疗效果。考虑到柠檬酸可以稳定SPION,参与三元酸循环并促进尿酸排泄,该研究首次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柠檬酸修饰的SPION,该方法一步合成且产率高,具有避免纳米酶氧化、调整纳米酶粒径的功能。随后,将SPION、URI和MTX共包裹在仿生脂质纳米脂质体空腔内(USML)。最后,分别提取M2巨噬细胞膜和红细胞膜,融合形成杂交膜,将USML进一步伪装USM[H]L。
图2 USM[H]L纳米颗粒的组成及表征(摘自Advanced Materials )
给药后,由于杂化膜的内源性特性,USM[H]L能够实现体内长循环并免疫逃避网状内皮系统。由于细胞的归巢效应,M2巨噬细胞膜促使USML能够靶向到达GA中的炎症细胞。在静内(i.v.)和关节内(i.a.)给药后,USM[H]L有效治疗了HUA和GA,同时显著降低URI的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水平。这种双酶级联不仅大大降低了尿酸和H2O2的水平,还提高了彼此的催化活性。此外,SPION激活Akt途径并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在近红外辐射的触发下,SPION作为PTT的光敏剂,通过激活热休克蛋白(HSPs)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来发挥作用。
MTX促进腺苷释放、信号传递以及M2巨噬细胞极化,激活A2A受体,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结果显示关节肿胀和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有效地重编程炎症免疫激活微环境,炎症细胞因子和ROS水平降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增强了促炎M1巨噬细胞向巨噬细胞抗炎M2的极化。该研究强调了靶向IAM的内源性仿生M2巨噬细胞-红细胞包裹纳米颗粒策略的有效性,可同时降低尿酸盐和炎症水平,并重编程炎症免疫激活微环境以协同治疗GA。
参考消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4123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