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记忆面包346——提升国际传播(国家形象塑造)能力的措施
2023/7/4 11:41:02 阅读:88 发布者:
加强外宣理论研究,提前策划,配合外交大局,传播中国价值观念。
阐释总书记外交理念,增进国际共识。从了解到理解,从接受理念到深化合作,加深各国理解,消除误解,推进国际合作。用好主场外交,实现中国议题的集中讨论,吸引全世界媒体聚焦中国。
好的中国故事,需要有好的理论内涵,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更好地把握对外传播规律。要及时总结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经验,加强新形势下外宣主体、对象、渠道、方式等的研究,使讲好中国故事体现时代性,要总结和研究外宣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及时研判国际舆论形势,主动提出话题建议,把我们想说的和国际社会关注的更好结合起来,把握规律性、更富创造性。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传播资源配置,深度布局媒体矩阵。
协同传播与差异化传播相结合,中国各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要协同发声,利用各自优势和不同关注角度形成传播合力,实行精准传播,旨在提升传播效果。
把握分众化传播趋势,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性。讲好中国故事面对的是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不同的受众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不尽相同,对有关中国的信息需要叶不尽一致。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思维习惯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一国一策、一国多策,深层次细分外国受众,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
借力一带一路,增强文化交流互鉴,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
传统文化创新传播与提升当代文化影响力并重,“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夯实文化根基,更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吸收其他文化之所长,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打造多元传播主体,加强公众外交,确立“国家形象人人有责”的理念。
公民要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国家的名片;无论在国内外,公民都代表着国家;同时,民众主导的网络传播,具有超越国界的功能。
媒体、新闻发言人、国际新闻评论员、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每个木桶的中国人,既是中国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方、官方和民间、机构和公民、外交外事、内旋外宣等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交响乐章。
借助国外主流媒体加强对外传播。
当前,我国对外传播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历史原因,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从这个现实情况出发,借助目标国家的主流媒体加强我国形象传播仍然是必要的。
要充分发挥好走出去企业作用,推动他们把开展精英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与开展宣介结合起来,把梳理企业形象与展示国家形象结合起来。要利用好现有的智库资源,打造一批中外智库高端对话交流平台,增强我国在国际涉华议题上的主导权。
推动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影响力。
现在,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越来越多,对中国治国理政理念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和“势”,进一步发出中国声音。要精心研究梳理,把中国的成就、中国的理念、中国的立场与国际社会的关注结合起来,形成我们的话语体系,形成我们的议题话题。要注重寻找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把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与国外受众的表述习惯和接受心理结合起来。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