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中国粮食种植的潜在生产效率与空间配置效率
2023/6/29 8:55:23 阅读:74 发布者:
中国粮食种植的潜在生产效率与空间配置效率
报告摘要
本文基于GAEZ数据库估算中国地块-作物层面潜在农业生产率,并在多地区农业生产一般均衡框架中讨论粮食作物布局优化问题,从潜在生产效率和空间配置效率两个维度研究中国粮食作物生产的潜力。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从2002年到2021年,粮食产量的潜在增长空间大约从100%下降到50%,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取得很大成绩。
第二,粮食生产产量提升的潜力可以由潜在生产效率和空间配置效率两个维度解释,空间配置效率解释力基本维持20%左右。
第三,给定种植面积约束时,粮食作物空间布局的全国统筹决策和分省分散决策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很小,但各省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第四,种植面积约束、产量约束、产值约束等不同约束条件下,模型优化结果有较大差异,实际情况相对于种植面积约束最优的效率损失最小。本文的研究表明,发展高质量高效率农业、适当放松作物种植空间约束对挖掘粮食生产潜力至为重要,这对中国未来粮食和耕地相关政策调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粮食作物种植;潜在生产效率;空间配置效率
作者简介
杨汝岱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十四五规划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重要课题多项。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World Development、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期刊。
内容来自: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