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 | 北京大学付毅/张岩/孔炜发现高血压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3/6/25 15:10:32 阅读:71 发布者:
目前的降压药仍不能完全控制血压,提示存在未发现的致病机制。
2023年6月9日,北京大学付毅、张岩及孔炜共同通讯在Cell Reports Medicine(IF=17)在线发表题为“Targeting cytokine-like protein FAM3D lowers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靶向细胞因子样蛋白FAM3D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FAM3D在高血压患者中升高,与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FAM3D缺乏可显著改善小鼠血管紧张素II (AngII)诱导的高血压。在机制上,FAM3D直接导致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解偶联并损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而2,4-二氨基-6-羟基嘧啶诱导eNOS解偶联可消除FAM3D缺乏对血管高血压的保护作用。
甲酰基肽受体1 (FPR1)和FPR2的拮抗或氧化应激的抑制会减弱FAM3D诱导的eNOS解偶联。通过腺相关病毒或腹腔注射FAM3D中和抗体靶向内皮细胞FAM3D可显著改善AngII或脱氧皮质酮醋酸盐(DOCA)引起的高血压。综上所述,FAM3D通过FPR1和FPR2介导的氧化应激导致eNOS解偶联,从而加剧高血压的发展。FAM3D可能是高血压的潜在治疗靶点。
高血压,即血压升高,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增加其他严重合并症的风险,如心肌梗死、中风和慢性肾衰竭。尽管有足够有效的降压药选择,但估计有10%-15%的普通高血压人群未能表现出血压降低和靶向器官损害减轻,这可能是由于对现有降压药缺乏反应或不耐受所致。这种未满足的治疗需求表明高血压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并促使进一步研究其他靶点和策略。
内皮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氧化氮(NO)生物利用度降低,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标志。内皮细胞中NO的生成依赖于内皮NO合成酶(eNOS)。eNOS功能障碍或抑制导致NO不可用,损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进一步加剧高血压的进展。与高血压相关的eNOS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解耦;解偶联的eNOS可选择性地产生超氧阴离子(O2-)而不是NO。反过来,NADPH氧化酶介导的氧化应激是eNOS解偶联和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触发因素此外,氧化应激诱导的活性氧(ROS)直接与NO反应形成活性氮,降低NO的生物利用度。在动物模型中,调节eNOS活性或靶向NADPH氧化酶已被证明可以挽救内皮功能并缓解高血压的进展。因此,改善内皮功能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高血压治疗策略,但目前针对内皮的治疗是有限的。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ell Reports Medicine )
FAM3D是一种具有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样蛋白,可通过其细胞表面受体FPR1和FPR2募集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之前的研究发现,FAM3D在腹主动脉瘤(AAA)发病过程中在内皮细胞(ECs)中显著上调,通过FPR1和FPR2信号传导诱导中性粒细胞募集,加剧AAA形成。
综上所述,细胞因子样蛋白FAM3D通过FPR1和FPR2介导的氧化应激直接导致eNOS解偶联,从而加重内皮功能障碍和高血压。在转化方面,靶向内皮来源的FAM3D或给药FAM3D中和抗体恢复eNOS偶联,随后降低血压。因此,FAM3D可能是抗高血压治疗后改善内皮功能的潜在治疗靶点。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xcrm.2023.101072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