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南科大王海江院士-哈工大深圳陶有堃课题组 氢能与燃料电池博士后招聘

2023/6/16 15:34:01  阅读:98 发布者:

南科大王海江院士-哈工大深圳陶有堃课题组 氢能燃料电池博士后招聘 (33-45)

该博士后岗位将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及深圳大学相关氢能燃料电池交叉合作研究平台,在PEMFC/PEMWESOFC/SOEC等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核心技术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具体可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研究方向和任务:

1. 碳氢燃料多相催化/热化学转化;

2. 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电极材料及电催化;

3. 金属双极板耐腐蚀涂层制备技术;

4. 单电池及电堆制备工艺与优化;

5. 电池性能测试、衰减诊断与寿命预测;

6. 电池/电堆结构设计及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等。

本年度计划招聘博士后3-5名。

招聘要求:

1. 应具有化学、化工、材料、机械、能源、应用物理、工程热物理等学科背景,应届博士生或毕业 3 年以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动手能力强、执行力强,有较好的独立科研及团队协作能力,在氢能燃料电池相关领域有较好研究经验,第一作者发表过SCI学术论文 ≥2 篇。

2. 有兴趣但无直接经验也欢迎咨询加入:对于无机功能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薄膜/涂层技术、纳米电催化、电化学器件制备、电化学测试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碳氢燃料催化转化、反应器设计、热能设备等其中一个或多个方面,博士期间应具有较好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优秀的科研素质、快速学习能力。

福利待遇:

1. 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后年薪33万起,含深圳市政府每年18万元免税补贴 (博后期间两次发放共36万元)、学校和课题组补贴,根据科研业绩发放额外奖励,特别突出者可具体面议;此外,获评校区优秀博士后(~30%),学校将一次性奖励12万元。并可根据条件申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40万、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世界前200高校/60万补贴、广东省珠江博士后/30-60万、深圳市博后租房补贴等各类补贴。

2. 五险一金、年度体检,自愿选择深圳户口落户,配偶/子女可办理随迁,可申请租住深圳市人才公寓或哈工大人才公寓;

3. 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博士后基金、国自然基金、地方青年基金等项目。博士后成果优秀者出站可申请聘任为教师序列或研究序列,留深工作可按政策申请深圳市30万元科研资助、鹏城孔雀计划人才等。

应聘方式:

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陶老师邮箱(taoyoukun@hit.edu.cn):详细个人简历,包含论文/专利/专著等成果列表(按一作优先排序),并附上代表性一作论文、学习科研相关证明、证书等。符合要求者将于5个工作日回复及安排面试。

合作导师介绍:

王海江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席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荣誉会长,前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际著名氢能燃料电池专家。1993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电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优他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担任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研究员,1999年加入巴拉德动力公司,2002年荣获巴拉德动力杰出奖。2004年加入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燃料电池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在燃料电池/电堆设计、诊断和耐久性方面进行了深入开拓性研究。2009年创建温哥华国际清洁技术研究院,2016年创建南科燃料电池、通用氢能科技等多个公司,开拓了氢燃料电池产---用的典范并成功技术转化。先后担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滑铁卢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上海大学、温哥华清洁技术研究院等客座教授。累计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引用一万七千多次,h因子五十四,国际发明专利五项,专著十五部。2012年受邀为“PEM fuel cell-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撰写燃料电池诊断一章,该书为国际最畅销的燃料电池专著之一和许多大学的教科书。近十年连续入选汤姆路透“高被引科学家”名录,以及入选斯坦福“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陶有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副研究员,碳中和与绿氢技术课题组PI,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南山领航人才,中国能源学会新能源专委会成员,美国电化学学会及丹麦电化学学会会员、深圳市科创委评审专家。2014年在丹麦科技大学-瑞索能源国家实验室获得电化学能源博士学位,导师为氢能燃料电池国际著名专家M. Mogensen教授,研究发现及阐释电解关键衰减机制,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当前国际最高水平的大电流稳定性电解池开发。曾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机械航空系任博后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机械能源系研究助理教授(王海江团队)2019年加入哈工大深圳建立课题组。近十几年来一直在氢能燃料电池国内外领军机构和团队从事相关材料学、电化学、能源工程等研究开发,对于固体氧化物电池/质子膜电池技术(SOC/PEM)均有深入认识和实践。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国自然青年、国自然重点、广东省高校科研团队、广东省特色创新、深圳市基础研究、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前丹麦托普索合作研究、前美国能源部项目等重要氢能研究。课题组合作研究固定成员有高级、中级及博士后和研究生等二十余人梯队组成,近年来承担各级项目约二十项,在国际权威期刊PNAS, Adv. Funct. Mater., J. Power Sources, Energ. Convers. Manage., J. Electrochem. Soc., Int. J. Hydrog. Energy等发表论文六十多篇,申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课题组以碳中和能源技术应用为目标,致力于低碳能源催化与绿电-绿氢能量转换技术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是1954年国家首批6所重点大学、1996年首批“211”大学、1999年首批9所“985”高校之一,2017年入选“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数量全国第8,工科A类全国第2。在2021 U.S.NEWS大学排名国内12/全球203,工程学国内第2/全球第42021 ARWU学术排名国内11/全球前200

转自:“萤火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