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EAN. PROD丨探索中亚地区水足迹的变化及驱动
2023/6/16 9:56:31 阅读:126 发布者:
论文内容
研究背景:
水被认为是维持环境平衡不可或缺的资源,更被认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它生产我们吃的食物、我们消耗的能源以及所有其他依赖于它的商品和服务。而且国际贸易链可以超越地理和政治边界,并在全球许多地区提供比较优势。近年来,全球商品出口额迅速增长,从 1948 年的 590 亿美元增至 2019 年的 183720 亿美元,增长了310 多倍。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仅原材料的获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环境影响的热点也发生了转移。因此,许多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无形的资源掠夺战争,根据联合国世界水发展组织的报告,全球淡水使用量在上个世纪增长了 6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以每年约1%的速度增长。
中亚国家在这方面绝对不例外,该地区的水危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亚的五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有大型的跨界河流和锡尔河的80-90%的经济依赖于这些河流提供的水资源,因此,从根本上的社会经济机制出发,定量和具体地分析中亚的用水是如何驱动的变得非常重要。
研究内容:
中亚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缘政治地区,最近被确定处于一场与水有关的危机的边缘。然而,大多数关于中亚各地与水有关问题的研究缺乏多部门和跨国家的视角。本研究利用多区域MRIO模型对1995-2015年中亚地区的水足迹进行量化,并利用STIRPAT技术对其驱动力进行研究。该研究旨在:(1)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中亚地区 1995-2015 年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水足迹变化趋势。 (2)评价中亚地区的内部和外部水足迹。 (3)量化研究期间推动水足迹变化的因素。
Fig.1 1995-2015年期间中亚生产(a)和基于消费(b)的水足迹。雷达图是该地区每个国家每年的水足迹分布。
Fig.2 1995-2015年五个中亚国家基于生产和消费的水足迹。饼图显示了1995年至2015年各类用水量的平均比例。
Fig.3 1995-2015年中亚国家各部门的平均足迹。注:(a)表示26个扇区的水足迹,而(b)显示了缩小的比例,以允许隐藏在(a)中的扇区的可见性。
Fig.4 1995-2015年中亚净进口水足迹趋势(a、c、e、g、i);其他四个国家对一个国家的捐款(b、d、f、h、j)。
Fig.5 1995年和2015年中亚的虚拟水流。
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MRIO模型对中亚地区的水足迹进行了量化,并利用STIRPAT技术对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针对中亚地区水生态问题的报道,本研究结果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结果表明,中亚地区以生产和消费为基础的水足迹显著增加,增长率为 12.69 × 109立方米/年和9.52 × 分别为109立米/年。用水密集型的农业部门完全主导了中亚的水足迹。而KAZ、KGZ和UZB的水足迹主要来自于最终的国内需求,分别占87%、86%和81%,而TJK和TKM的水足迹主要受国外需求的影响,分别占 81%和60%。此外,从 1995 年到 2015年,亚进出口水足迹数量有所增加。从出口来看,内部水足迹仅占 3%-5%,而外部水足迹占 95%-97%。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2015 年69.4%的产量出口到欧洲;同样,欧洲是他们的主要贸易伙伴,但有趣的是,从中东(29.3%)进口的虚拟水也至关重要,中东是另一个典型的干旱地区,水资源供应有限。在进口方面,内部水足迹从 50%下降到37%。然而,进出口之间的差距大约是十倍,这表明国际贸易加剧了中亚的水危机。与人口、GDP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相比,城市化对中亚地区水足迹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为全面了解水足迹变化提供了最新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支持中亚水资源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转自:“农科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