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Global Change Biol.丨滴灌种植系统N2O排放的全球荟萃分析

2023/6/16 9:56:01  阅读:66 发布者:

论文内容

研究背景:

对世界上五分之一面积的农田进行灌溉保证了全世界40%以上的粮食产量。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土壤水分限制作物生长,灌溉用水可以缓解作物水分胁迫并提高产量。然而,传统的输送方式如农田内的犁沟淹水,以及最近采用的向土壤和作物冠层表面浇水的方式,都是对水资源的浪费。近年来,滴灌技术利用塑料管道将少量的水输送到作物的生根区,提高了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并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被广泛采用。根据国际灌溉和排水委员会(ICID)的数据,全球滴灌农业面积已达到1440万公顷,约占灌溉面积的5%。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滴灌系统常将溶解的氮肥多次施用于根系,与灌溉后在土壤中施用粒状肥料相比能有效提高肥料的氮利用效率。而这意味着滴灌可使单位产量作物排放的N2O更低。对全球N2O排放进行系统分析,并计算不同灌溉方式的N-标度排放因子(EF,肥料投入中的氮以N2O的形式排放的百分比),可以提高全球N2O排放清单和数据库的准确性。该分析也可能促进滴灌的应用以减少农业的N2O排放。此外,了解气候、土壤性质和肥料施氮量与滴灌系统排放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改善区域和全球的碳库存。

研究内容:

在本研究中,基于74个已发表研究的累计485N2O排放指标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与漫灌和喷灌等其他灌溉系统相比,量化了滴灌下的直接N2O排放; (2)确定了气候、土壤性质、氮肥产品类型和氮肥施氮量对滴灌条件下肥料EF的重要性。

Fig.1 Köppen-盖革气候类型图和本荟萃分析中包括的研究地点的位置(n = 74)

Fig.2 滴灌农田N2O排放随施氮量的变化。

Fig.3土壤粘粒含量(a)和施氮量(b)对滴灌农田N2O排放因子(EF)的影响。

研究结论:

滴灌是一种缓解农田N2O排放的有效策略,与漫灌和喷灌系统相比,滴灌可显著减少36%N2O排放。全球范围内,滴灌农业系统N2O的平均排放因子为0.35%,排放因子不受气候条件、作物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pH的影响。与传统的合成肥料相比,施用增效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显著,而施用硝化抑制剂则有下降的趋势。与其他研究一致,滴灌条件下肥料施氮量对N2O排放的影响呈二项式增加,而排放和EFs普遍低于其他模型,证实了滴灌可以减少氮素流失途径中N2O排放。该非线性方程还表明,在高施氮量下土壤肥效不是恒定的,这突出了避免施氮超过作物需求的重要性。

转自:“农科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