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丨气候变暖导致的产量下降在南非不同小麦品种间存在差异
2023/6/16 9:54:52 阅读:79 发布者:
论文内容
研究背景:
在南部非洲(赤道以南),特别是在南非,小麦通常作为玉米的补充旱地主要作物生产。由于近年的天气模式,南非的小麦生产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极端高温的影响,为维持农业生产创造了艰巨的问题。因此,小麦产量下降可能对保障粮食安全构成重大挑战。在南部非洲,33%的人口面临粮食不安全,非常需要解决更广泛的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由于持续的社会经济脆弱性,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可能比其他地区更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作出协调一致的努力,了解极端天气和气候对农业,特别是对小麦等主要作物的影响,并制定战略,创造更具复原力的农业生产。
研究内容:
本研究使用每日天气信息和1998年至2014年南非17个地点71个品种的旱地小麦数据集分析了热量对小麦的影响。使用广泛的回归模型对温度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会导致小麦产量损失,在30 °C以上的温度下再暴露24小时,产量减少12.5%。不同旱地小麦品种间存在热效应差异,表明通过在小麦育种计划中共享基因库,可能会减少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当温度超过30 °C时,小麦产量会大幅减少,并且在均匀变暖的情况下,变暖的影响将非线性增加。在+1°C的均匀变暖情景下,小麦平均减产8.5%,在+2°C和+3°C情景下减产量分别增加到18.4%和28.5%。在低降水情况下,小麦热效应略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应集中精力将减少热效应的性状整合到相近的品种中,以维持和改善抵消变暖影响的机会。
转自:“农科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