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上海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2023年优秀本科生暑期夏令营招生通知

2023/6/15 18:02:46  阅读:87 发布者: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海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吸引和促进优秀青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各高校优秀在校学生对竞技运动学院招生专业的了解,打造一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特举办“运动训练与竞技运动科学”2023年上海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优秀本科生暑期夏令营活动。现面向全国各相关本科生培养单位招收学员,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海体育学院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原为国家体委直属高校,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以来,入选国家“双一流”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坚持探索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开放发展的体育特色创新发展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坚持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秉持“身心一统,兼蓄竞攀”校训,承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弘扬体育文化”的光荣使命,践行“为了师生终身发展”的根本理念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

学校现有杨浦、徐汇、松江3个校区,及江湾、黄浦教学点。占地面积超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

学校于198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已形成以体育学为主干,高水平交叉融合理学、医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体育学”获得A+最高等级。现有本科专业24个。其中,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基本覆盖我校所有本科专业。现有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体育、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其所属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所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自设体育管理、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学、反兴奋剂学、体育传播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二、竞技运动学院简介

对接我校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国内竞技体育多方位人才的具体需求,上海体育学院依据现有土地资源,科学规划、调整结构布局,2022年整合学校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和原上海体育职业学院相关专业,成立一个新的二级学院——竞技运动学院。学院以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和竞技运动支撑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运动训练专业、体能训练专业(新增)、运动能力开发专业(新增)相融合的竞技运动支撑型人才培养为内涵,以高水平、创新型竞技体育科学研究为支撑,以体育类职业培训认证为拓展的“多元化”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二级学院,搭建“人才培养、奥运争光和科技保障”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

学院现有学生2000余名,包括附属竞技体校中职学生约340名,运动训练和休闲体育专业的高职(大专)生约270名,运动训练(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体能训练和运动能力开发专业(2020年教育部获批新理学专业)的本科生近1160名,运动训练方向的体育硕士、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共计约370名。

全系院有教职工150余人,专任教师127人,其中教授11人、国家级教练员8人;副教授40人、高级教练员10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67人,学院教学实力雄厚,人才群体优势日渐提升。拥有一批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其中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

竞技运动学院依托上海体育学院办学特色与优势,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竞技运动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一是努力培养竞技体育和社会紧缺的各类运动训练、运动表现与竞技运动领域支撑型优秀人才;二是努力开展运动训练领域的高水平应用科学研究,为备战国内和世界重大比赛提供科技支撑与保障,为运动训练科学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努力探索多元主体的单项运动学院的建设模式与运行方式,拓展运动训练科学领域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探索我国体育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模式。

导师介绍

竞技运动学院导师介绍

复制以下网址查询

进入首页→师资力量→教学团队

https://jjyd.sus.edu.cn/

夏令营介绍

01

招收对象:

1.全国普通高等院校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学习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20247月能够正常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

2.具有运动训练、体能训练、运动能力开发、体育教育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背景;

3.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等级;

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秀,英语水平良好,综合测评排名在同年级本专业前列,达到或接近所在高校推荐2024年硕士研究生免试生要求;

5.如未获得本科就读学校推免资格,则优先吸纳在本科阶段有论文公开发表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有获奖经历的学生;

6.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7.招生人数根据报名情况择优录取。

02

活动形式:

1.活动时间:2023710日—2023713

2.活动主题:运动训练与竞技运动科学

3.活动地点: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399号)

4.食宿费用:活动期间学员的食宿由竞技运动学院统一安排

5.交通费用:往返交通费由学生本人自付

03

日程安排:

710日:学生报到

711日:开营典礼 主题讲座

  破冰活动 实验室参观

712日:主题讲座

713日:分组交流、结营仪式

04

材料审核及学员录取:

竞技运动学院将根据申请人的递交材料进行审核与筛选,最终入选夏令营学员名单将于625日前在“上体竞运”公众号和“上海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官网https://jjyd.sus.edu.cn/xygk/xyjg.htm”公布,并会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直接通知本人,录取学员需在62717:00前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05

优惠政策:

竞技运动学院将为本期暑期夏令营表现优异者颁发优秀学员证书。2023年暑期夏令营优秀学员证书将作为2024年上海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相关专业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以及2024年研究生统考招生复试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06

申请须知:

1.申请截止时间:202361817:00(以收到报名材料为准)。

2.申请提交材料(《申请表》及以下证明材料扫描件按下列清单顺序整合在一个PDF文件中并做好目录,发送至邮箱jjyd@sus.edu.cn,邮件主题及PDF文件命名格式均为:2023暑期夏令营+本科学校+姓名+专业),材料清单如下:

1)《2023年上海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暑期夏令营申请表》;

2)本科期间成绩单(由学校教务处盖章)与总评成绩排名证明;

3)外语水平证明(如: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托福成绩或GRE/GMAT成绩等);

4)其他材料(如:发表论文、专利,获奖或资格证书等)

(备注:以上材料在暑期夏令营报到当日需要提交纸质版复印件,同时携带原件备查)

3.请申请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同步填写问卷

转自:“体育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