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IA综述】2019新型冠状病毒,心肌损伤和心肌炎
2023/6/15 10:54:03 阅读:12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CVIA心指南 ,作者CVIA
近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鲁志兵教授团队在CVIA杂志发表一篇题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Myocardial Injury, and Myocarditis》的综述论文。
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已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并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焦点问题。既往的研究证实,心肌损伤和心肌炎是COVID-19的重要并发症,其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系统性地回顾有关COVID-19心肌损伤和心肌炎的各项研究,总结了包括发病特征、潜在机制、诊断测试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的结论,对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及指导临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
1. COVID-19在患病期间可导致急性或慢性心肌损伤,即使在恢复后发生急性心肌炎的风险也显著提升,因此应对COVID-19患者尤其是既往病情严重或有心脏损伤的病例进行长期监测及随访。
2. SARS-CoV-2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心肌损伤和心肌炎,但目前仍未完全阐明。首先,SARS-CoV-2病毒可与表达于心脏的ACE2受体结合而引起直接性损伤或免疫性损伤;其次,SARS-CoV-2导致的广泛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及通过Nox2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也是造成心肌损伤的重要原因;最后,SARS-CoV-2病毒所激活的全身性的炎症因子风暴、其他合并症(如低氧血症)所致的心脏储备功能不足以及相关治疗药物的应用也可导致心脏受累。
3.应综合应用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NT-proBNP、D-二聚体、铁蛋白和CRP等)、影像学检查(CMR、超声心动图、CT)、心电图、心内膜活检及冠脉造影等在内的多种辅助手段全面性地诊断COVID-19心肌损伤。
4. 临床上应全面评估COVID-19患者的病情并提供早期和特定的抗炎或心肌保护疗法,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总之,疫情当前,我们仍需时刻警惕COVID-19心肌损伤的发生,继续努力攻坚克难,为战胜病毒不断积累经验,为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述评者简介:
杨滨 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6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山西省优秀医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卫计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名高端领军人才。1999年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工作,擅长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学会心血管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促会血管疾病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冠脉学组组长,山西省医师协会理事。
原文链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直达)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CVIA.2023.0025
转自:“ISE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