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直通名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4年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招考解析、报考指导

2023/6/15 10:47:44  阅读:102 发布者:

学院(招生人数)

学院备注

专业代码及名称

专业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学习方式

导师姓名

收申请外国语语种

002经济学院(30)

经济学院各专业皆招收硕博连读和定向报考,硕博连读名额原则不超过招生名额的10%,定向生名额不超过招生总名额的15%

020101政治经济学

4

01

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

全日制

 

张平

英语

 

03

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

胡乐明

0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张旭

0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胡怀国

020102经济思想史

2

02

演化经济学

杨虎涛

03

制度与经济发展

杨春学

020103经济史

5

01

中国近代经济史

徐建生

02

中国现代经济史

赵学军

03

区域经济史

苏金花

04

中国企业史

高超群

05

近现代中国农村经济

隋福民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肜新春

020104西方经济学

6

01

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

朱恒鹏

02

宏观经济

张晓晶

03

经济增长理论

袁富华

04

产业组织

杜创

06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张自然

07

国际宏观经济与金融

王宏淼

0201Z3发展经济学

6

01

产业经济学

黄群慧

02

经济发展思想

魏众

03

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

邓曲恒

04

公共经济学

王震

05

劳动经济学

高文书

06

收入分配理论

杨新铭

020201国民经济学

4

01

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谢伏瞻|马建堂|赵芮|谭祖谊

03

财政金融政策、公共投融资

吉富星

020208统计学

3

01

应用统计

葛新权|钟德寿

02

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方法应用

李金华

 

一、招生专业及信息发布

(具体时间以学校官网通知为准)2024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500余人。具体各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见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415日左右公布,文章内容时间均为预推,具体时间以学校官网通知为准)。

考生可通过我校招生网(网址:http://skdzs.ucass.edu.cn)查询有关信息和通知公告。

报考我校2024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登陆我校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目-2024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信息查看2024年该计划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等信息。

二、选拔模式

2024年我校采取申请-考核制招考方式的院系有:哲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近代史系、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系、历史学院考古系、历史学院历史理论系、历史学院社科大-故宫专项计划、世界宗教研究系、农村发展系、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生态文明研究系、日本研究系、欧洲研究系、亚洲太平洋研究系、阐释学高等研究院。

2024年我校采取统一入学考试方式的院系有:法学院、社会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历史系、历史学院边疆历史系、少数民族文学系、语言学系、语言文字应用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工业经济系、投资经济系、城乡建设经济系、金融系、民族学系、人口与劳动经济系、社会发展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系、拉丁美洲研究系、西亚非研究系、美国研究系。

申请-考核和统一入学考试外,还有硕博连读(针对本校硕士生)、本科直博生(已于接收推免生考试中完成)等招生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采取统一入学考试、推荐考核硕博连读招生模式。

三、报考条件

()报考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20249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到202491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名),特殊行业、特殊岗位具有相当学术研究成果的可向学校招生办提交申请);

4)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5)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应届生须在202491日前取得认证证书并于入学报到时提交)。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的规定;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以下两类考生: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与原工作单位有服务期、保密期等约定正在履行服务义务的在职人员考生,均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

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部队有关规定办理。

(二)报考申请-考核制的考生,在满足以上第(一)项条件的基础上,还须满足报考院系提出的其他报考条件,具体要求见报考院系申请-考核制工作方案(于202415日左右陆续公布)。

(三)报考我校2024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登陆我校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目-2024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信息查看具体要求。

(四)2024年我校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人为我校在读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生,申请专业及研究方向见2024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申请时间和申请程序另行通知。招生专业目录中标注接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方向将优先录取硕博连读考生。

四、报名程序

(一)网上报名、支付报名费

1.确认具备报考资格

报名者须仔细阅读教育部文件、本简章中的报考条件等要求,仔细确认本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报考资格。

2.网上报名

我校博士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须按我校相关规定和要求办理报名手续。具体报名时间、报名途径和要求另见博士网上报名公告(20241月上旬公布)。

3.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支付成功后,获得报名号。报名费200元,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二)提交报名材料:

1.报考申请-考核制院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提交报名材料的内容及方式须符合报考院系招生工作方案中的要求。

2.报考统一入学考试招生院系的考生,需要准备如下报名材料(具体要求和提交方式见之后公布的网上报名公告):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信息登记表》(此表为网上报名后下载打印并填写,考生须在相应栏目签字确认,学习或工作单位要填写同意报考意见并盖章);

2)《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两份,须由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提供推荐意见(见附件1);

3)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原件(由申请人学校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或复印件(由申请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4)最高学历、学位证明:提供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处)的证明信,录取后在入学前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5)身份证复印件;

6)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提交所学课程(研究生和本科课程)情况和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需提交封面、目录页、正文页复印件,专业性、学术性由报考系认定)或其它证明材料。

五、考核程序

(一)统一入学考试

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时间和方式:

1)初试采取笔试方式。

2)初试时间拟定于20243月下旬,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确定,确定后提前15天在我校招生网公布。

2.初试内容:

1)外国语(不含听力):各专业招收的语种详见《2024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2)两门业务课:业务课考试科目名称详见《2024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3)加试: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初试时需加试政治理论”(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与社科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笔试);

4)个别院系要求跨专业考生初试时加试专业基础知识,详见《2024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各院系在备注中的相关要求。

3.复试

1)复试时间:复试拟定于2024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由各院系确定后另行通知。

2)复试方式:复试采取面试或面试、笔试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复试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复试中将参考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考生在复试时提交: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未来研究构想等);

2.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等材料;

3.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在复试阶段还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进行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我校各院系还将向参加复试考生所在单位函调(或派人外调)考生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公章),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二)申请-考核

报考申请-考核制院系的考生按照报考院系要求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由院系组织材料审查专家小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查评定,确定入围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名单。综合考核包含笔试和面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由院系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并在综合考核开始之前公布。

申请-考核制招生院系的考核程序,详见报考院系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工作方案。

六、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或综合考核成绩(申请-考核制考生),并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成果、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按教育部要求进行公示。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通知拟录取考生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规定执行。具体要求,见我校复试通知。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拟定为20246月下旬。

七、考生类别

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就业形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两种类型。考生在报考时应慎重选择考生类别,一旦选定不能更改,考生需自行处理与工作或学习单位因考试录取而产生的所有问题,如果因此造成不能复试或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我校不承担责任。

2024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中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人数不超过该计划招生名额的25%;其他院系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招生总名额的15%

(一)非定向就业

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在正式录取之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必须按照学校要求的时间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且中途不得转出,毕业后自主择业,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无法按期转入档案者,取消录取资格。户口根据自愿的原则可迁入我校。

(二)定向就业

定向就业考生人事档案、户口不转入我校,应该在正式录取之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签订并提交考生、定向就业单位、培养单位三方协议书,毕业时按协议规定就业,无法按时提交协议者,取消录取资格。在职考生应选择定向就业。

八、学制

我校博士生(包括硕博连读)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本科直博生基本学习年限不低于5年。

基本学习年限结束尚未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但不得超过2学年,延长学习期间需缴纳学费,学校不安排住宿。

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博士生。

九、学费及奖助学金制度

1.我校所有录取的博士生的学费标准为:10000/·学年。

2.我校学生工作部网站(https://xgb.ucass.edu.cn/index.htm学生事务栏目下奖励”“资助专栏介绍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助研、助岗、助教)等管理实施细则,详情见相关介绍。

十、其他

(一)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和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报考须征得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考生与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所造成的无法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二)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我校会及时将作弊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并记入考生的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当年博士生招生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

(三)在2024年博士生招生工作中,如果教育部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

十一、联系方式

学校招生网:https://skdzs.ucass.edu.cn/index.htm

院系联系方式查询:https://skdzs.ucass.edu.cn/lxwm.htm,详见附件通讯录,考生如有考试方面的问题,请咨询报考院系。

研招办联系方式:电话81360224;传真81360219

复试工作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我校实行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院系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学科专业)复试小组三级管理模式。

1.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与录取工作,由招生办公室指导、协调、监督各院系具体实施。

2.各院系成立以院长(系主任)为组长、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参与的不少于三人的复试录取工作小组。

3.各院系复试录取工作小组按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等需要成立若干复试小组,小组一般由不少于五人的本学科相当于副高级(含)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设立组长一名。

二、资格审查

复试前,报考院系将查验复试考生的准考证、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在境外获得的学位应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书)、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尚未取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或在读证明。对于拟录取的应届毕业生,各院系将在入学报到前查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考生应按照报考院系的要求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及学历学位认证报告等材料。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凡弄虚作假者,一律不予录取。

三、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最低分数要求

1.外国语科目成绩不低于50分;

2.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单科不低于55分,两科合计不低于125分;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政治理论不低于60分;初试专业加试科目合格线由招生院系确定,原则上不低于50分;

4.各招生院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上调分数线。

四、复试时间及安排

学校复试工作于530日正式启动,613日前全部完成,复试工作量等情况安排具体复试时间并告知考生。请考生密切关注各院系的复试通知公告。

五、复试比例

各招生院系应按照考生初试的总成绩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应统一并明确进入复试名单考生的确定规则(按院系排名、按专业排名、按研究方向或导师排名)。上线生源充足的,应采取差额复试,一般应按招生计划的120%200%确定复试名单。

六、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

1.外国语水平考查

复试阶段进行外国语综合能力测试,考查形式为面试,由各院系自行组织。

2.专业学术水平考查

复试小组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参考考生申请材料,测评其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专业学术水平考查形式为面试或者笔试加面试,由各院系自主确定。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博士学位主干课程。

考生在复试时提交:(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未来研究构想等);(2)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等材料;(3)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提交材料将作为考查的重要参考材料。此外考生应按照院系的要求,提供报名阶段提交的各项电子材料的纸质版原件。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考生应在复试期间提交由所在单位、存档单位党组织(党委、分党委、党总支)、人事、政工部门出具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鉴定材料。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体检

复试阶段不组织体检。拟录取考生体检在入学体检中完成,体检不合格者,按要求取消入学资格。

七、成绩的评定及计算

1.复试总成绩300分,180分及以上为合格,复试笔试成绩(如含笔试)不合格、面试成绩不合格或复试总成绩不合格均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总成绩包括外国语综合能力测试(含口语及听力)50分,专业综合能力测试250分(如考查方式为笔试加面试,则笔试100分,面试150分)。

3.对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博士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成绩采取百分制,6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入学考试总成绩为初试成绩(总分300分)和复试成绩(总分300分)之和。

八、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复试在学校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考生对复试结果有异议,可向本系复试录取工作小组进行申诉。

九、监督电话及考生接待电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81360224。我校各院系电话:见社科大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目。

本方案内容如有更改,以招生办解释和通知为准。

孙老师解析

1.社会科学院大学相关专业参考书目,有需求可联系孙老师微信sunzz100。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地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孙老师温馨提示:参考书该怎么读才能更有效果?

1)通读教材;
2)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方向;
3)真题结合教材细读,分析复习重点,琢磨该往哪个方向做笔记和思考;
4)不断融会贯通,该记的一定要记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该理解的要理解,最好不要死记硬背,融会贯通,对于教材所讲观点能有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
5)除了看专业指定书目,还可以多看看所考学校老师的专著、论文;
6)根据真题、复试题目等出题方向,找一些相关论文和好文章,记好笔记,多积累,多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

几深教育考博辅导授课体系【北京几深教育考研考博】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转自:“学术小站”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