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首个,在这所双一流大学揭牌!
2023/6/15 10:28:03 阅读:68 发布者:
6月9日是第16个国际档案日,今年主题是“奋起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根据国家档案局有关开展2023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6月8日上午,学校举行了西南大学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揭牌仪式,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西南大学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揭牌仪式
据悉,学校档案馆于2017年11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工作目标,在学校支持下,按照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评测指标体系要求,大力加强档案基础设施、档案资源、档案系统功能、保障体系等四大建设,2022年3月全面启动申报工作,经过测试自评和重庆市档案局专家预评,2022年9月底,由国家档案局统一安排组织专家组来馆现场测试,获得高分评价。2022年12月,国家档案局正式下发通知,批准西南大学档案馆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成为目前全国高校首家通过测评的国家级数字档案馆。
学校副校长王志坚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希望档案馆和学校各立档单位以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揭牌为契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新时代档案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精准服务意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创新档案利用服务,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王志坚副校长在揭牌仪式上讲话
重庆市档案局档案业务处处长陈辉、调研员杨漫,市教委调研员王静,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处长韩其和特邀嘉宾、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副秘书长、大连理工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长刘晓梅等出席揭牌仪式。学校相关机关部处负责人、部分校史档案资料捐赠者、档案馆职工、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陈辉处长宣读国家档案局通知文件
档案馆负责人介绍,目前我校档案馆已建成“三网络”(档案局域网、校园网、互联网)、“四平台”(数字资源采集与归档平台、数字档案馆综合管理平台、公共服务远程利用共享平台、档案资源安全防护平台)、“四中心”(馆藏档案数字资源中心、校史文化数字资源中心、校友学籍数据中心、档案数字资源备份中心)的数字档案馆工作体系,实现了校园网传统载体文件辅助归档、数字档案资源实时采集、电子档案在线接收“三源驱动”的馆室一体化归档模式。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进档案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加强可信电子文件归档、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不断提升档案数字资源服务利用效能,向智慧化迈进,奋力开创档案、校史、文博事业新局面。
揭牌仪式上,还首次公开展示了杰出校友袁隆平院士大学时期的学生证原件,其学生证背面抗美援朝志愿军英模报告团的签名,揭秘袁隆平为什么差点当上空军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一批“国立四川大学”“川北大学”等老学生证以及私立相辉学院、华西协合大学学生证及学籍卡等实物,生动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等史实。此外,还展示了已故国画大师苏葆桢给学生做的范画“绿葡萄”和已故著名书法家徐无闻的书法作品。
袁隆平学生证原件
袁隆平学生证原件内页,文字如下
隆平同志: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到底。嵇炳前 1951.7.21
,时长00:14
视频来源:上游新闻
展示苏葆桢葡萄画
展示馆藏徐无闻书法作品
近日,学校档案馆还收到部分教师和社会人士捐赠的国立编译馆聘书、聘约等民国文献,中国农大前身的国立京师学堂农科首届学生纪念册、著名画家徐悲鸿写给曾是其学生的苏葆桢的信函(复制件)、苏葆桢写给友人的信函(复制件),以及工程技术学院毕业生捐赠的“记忆杂货铺”18本日记和近万张留言卡片“青春档案”等。仪式现场,档案馆领导向部分捐赠者或其代表人颁发了捐赠证书。
展示徐悲鸿给苏葆桢的信函
颁发捐赠证书
档案馆信息技术部工作人员向与会领导师生简要介绍了我校数字档案馆四大数字资源中心并演示了档案远程利用预约系统,带领与会的十余家媒体记者参观了档案馆查档大厅和有关库房,就数字档案馆的功能与远程服务利用等做了解答。
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重庆晨报、上游新闻等多家媒体做了报道。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服务号
转自:“环球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