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讲座预告丨儒教艺术的再思:从孔子像与圣迹图为中心的再观察(石守谦)
2023/6/5 14:03:54 阅读:110 发布者:
为了夯实艺术哲学研究的艺术史基础,全面把握其最前沿的动态,自今年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将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中西艺术史这一主题陆续举办多个系列学术讲座。
“中国绘画史:旧识与新论”是本专题学术讲座的首个系列,此次我们特别邀请了石守谦(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赵声良(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余辉(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缪哲(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王正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黄士珊(美国莱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张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等8位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沿着中国绘画史的基本脉络,围绕不同历史时期或历史节点的重要议题,展开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第五讲预告
主题
儒教艺术的再思:从孔子像与圣迹图为中心的再观察
主讲人
石守谦
(艺术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
主持人
林晖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时间
2023年6月6日(星期二)
15:00-17:00
地点
ZOOM会议-B站直播
ZOOM会议:871 9321 8473
会议密码:948352
主讲人简介
石守谦
石守谦,艺术史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及考古学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著有《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史论集》《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等专著。
主持人简介
林晖
林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副院长,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西方近现代哲学、德国哲学、教育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近期研究重点为西方近现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作品包括:《理性、兴趣与实践:康德哲学中的问题》《事实与价值:教育哲学中的两个传统》《危机时代的激进想象力:美国左翼学术新趋向》等。
中国绘画史:旧识与新论系列讲座
2020年1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正式获批成立,这是国内高校中首个艺术哲学研究的系科。2021年11月,艺术哲学系建系大会隆重举行。同年,在硕博士培养的基础上,艺术哲学系正式招收了首届本科生,并开设了中国艺术史和西方艺术史作为必修课程。
艺术哲学的目标是在艺术与哲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意在二者之间开拓出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层次。这其中,中西艺术史既是进入艺术堂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探索艺术哲学新维度的必经之路。当然,艺术史本身也是一个能动的活体,特别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自足的系统和一套以实证为基础的规范,且还在持续地推陈出新。
来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