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生物标志物一览表
2023/6/5 11:22:49 阅读:95 发布者:
运动诱发的肌肉疲劳是在短时间高强度运动(急性肌肉疲劳)或者长时间持续高强度运动(延迟运动诱发的疲劳)后发生的,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神经内分泌和造血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免疫功能和机体抗过氧化能力下降等。肌肉疲劳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生物物质,这些物质称为生物标志物。广义的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体产生的可测量的产物或物质,可用作生物状态的指示物,并用于对机体进行诊断、监测或风险评估,也可以用于客观地评估个体的生物或病理过程。
生物标志物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以及个人生理状况等。肌肉疲劳生物标志物的分类遵循疲劳机制和疲劳期间的代谢变化以及疲劳后产生的表型等。由于肌肉疲劳产生原因很复杂,因此没有有效用于评估肌肉疲劳的单一生物标志物。用多个分解代谢生物标志物比单个生物标志物可以更好地预测肌肉疲劳现象。为了更好的梳理肌肉疲劳的相关生物标志物,从生物标志物的获得方式对生物标志物进行分类(图1),主要包括侵入式肌肉疲劳生物标志物:ATP代谢,氧化应激,免疫;非侵入式肌肉疲劳生物标志物:功率输出测量,电生理测量,心脏测量等。
尽管肌肉疲劳的机制仍有待阐明,但是关于肌肉疲劳的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有了快速进展。为了用单个生物标志物或生物标志物的组合来监测肌肉疲劳,必须在使用不同类型练习的条件下、健康和患病人群、训练和未训练的人群、老年人和年轻受试者中验证它们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比起单个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的组合更充分的反映了在某一练习期间不同的疲劳程度。然而,针对特定运动的最适合的生物标志物组合仍有待确定。到目前为止,最常被调查和最广泛应用的肌肉疲劳的生物标志物是血清乳酸(LD)。今后肌肉疲劳的标志物研究应该更加关注新的标志物的开发以及现用的肌肉疲劳生物标志物的组合并且把不同运动类型因素也考虑进去。
运动疲劳是一个广义的概括,可以将运动疲劳分为四种状态,分别为轻松、轻度疲劳、中度疲劳及重度疲劳。对于轻松及轻度运动疲劳可以更多的利用非侵入式标志物进行检测,对于中度运动疲劳提倡利用体液(包括尿液、汗液、唾液等)结合电生理测试等可靠程度相对较高,同时对人体几乎没有损伤,这类检测指标可以更好的衡量疲劳程度。对于重度疲劳运动员可以使用血清相关的标志物,可以更加全面的进行疲劳评价。同时应该避免多次进行检测,最好做到一次侵入式抽血,检测多个指标,减少抽血带来的影响。重度疲劳运动员应该避免使用可能会加剧运动疲劳状态的标志物(如跑台、自行车等)进行检测,避免造成运动损伤。据疲劳状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运动疲劳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更好的发挥不同运动疲劳标志物的优点,减少对运动员的影响。
综合考虑,目前侵入式检测肌肉疲劳的生物标志物是相对稳定的标志物,非侵入式标志物目前正在越来越多的被使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非侵入式肌肉疲劳标志物将会在将来被更广泛的使用。合理使用侵入式、非侵入式标志物对于防止过度疲劳、促进疲劳恢复、避免运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海涛,曹庆雷 ,刘鑫,李小兰. 肌肉运动疲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7卷)第2期
[2] CHEUNG S M,KEENAN K,SENN N,et al.Metabolic and structural skeletal muscle health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lated fatigue:a 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J].Arthritis Care&Research,2019,71(12):1640-1646.
转自:“康复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