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 Total Environ丨中国作物产量及生产对气候灾害的响应

2023/6/2 16:19:42  阅读:65 发布者:

论文内容

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来,包括干旱、洪水、风暴和极端高温在内的气候灾害扰乱了粮食生产,造成产量损失。这些灾害威胁到地方和全球的粮食安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气候灾害影响严重,干旱和洪水是中国的两种主要气候灾害,造成了超过70%的作物歉收。每年约17%的播种面积(SA)受到干旱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遭受洪水的总面积迅速增加。随着干旱和洪水发生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中国主要作物的产量和产量上,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等作物。大多数研究表明,近年来气候灾害对作物生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气候指数被广泛用于基于来自农业气象站的数据的线性回归或面板回归来确定农业生产与气候灾害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

本研究利用叠加历元分析(SEA)方法,对1982-2012年中国各地旱涝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和生产造成的损失进行了量化分析。利用中国省级数据定义了实际发生和控制的复合系列,即:覆盖面积(CA)、受灾面积(AA)和播种面积(SA),以及1979 - 2015年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的产量。

结果表明:中国的玉米和大豆遭受了严重的干旱损失,1982年至2012年期间产量下降了7.8%11.6%。干旱和洪涝使小麦产量分别显著下降5.8%6.1%,水稻对干旱和洪涝均敏感,减产幅度为4.5%-6.3%。其中,东北部和黄淮海平原种植的作物更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四种主要作物和三种类型的水稻中,只有早稻的产量对洪涝灾害较为敏感。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与其他统计模型相比,SEA方法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方式来识别中国不同地区的作物产量和生产对干旱或洪水灾害的省级尺度的直接响应。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对旱涝的响应各不相同。洪涝灾害使主要农作物减产4.4-6.8%,干旱灾害影响更大,主要农作物减产4.5 -11.6%。干旱对玉米和大豆的影响较大,1982 - 2012年玉米和大豆减产7.8%-11.6%;小麦受干旱和洪涝双重影响,减产幅度分别为5.8%6.1%。此外,水稻产量和产量对干旱和洪水都很敏感,减产幅度为4.5- 6.3%。研究结果强调了中国作物产量和生产对气候灾害的空间响应,以及实施农业生产空间适应和保护措施的紧迫性。

转自:“农科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