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BB. 基于双猝灭传感策略的二氧化锆作为电化学发光发射体测定D-二聚体

2023/5/31 16:23:26  阅读:8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分析化学方法 ,作者科研小组

全文简介

简单稳定的二氧化锆纳米材料的ECL发射在ECL传感器领域一直是一片空白。本文将新型自增强ECL发射体二氧化锆(z ro2)-二氧化钛(TiO 2)-金纳米粒子(AuNPs)复合物引入双猝灭ECL免疫传感器系统。首次报道并探索了二氧化锆在三丙胺(TPrA)共试剂体系中的阳极发光。同时,TiO2作为共反应促进剂被设计到ECL方案中,形成ZrO2/TPrA/TiO2三元体系,可以有效放大发射体的ECL信号。此外,氧化亚铜-三氨基苯酚(Cu2O-APF)作为猝灭剂用于双猝灭传感策略。本文对有效提高免疫传感器灵敏度的双猝灭机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推测。基于发光体ZT-金和淬灭剂Cu2O-APF的传感模型用于检测D-二聚体,D-二聚体是用于诊断和评估血栓性疾病的可靠标记。具有高效生物亲和力的短肽配体narkfyggc(NFC)用于定点捕获抗体,以在构建免疫传感器期间充分保护抗原结合位点的活性。实现的免疫传感器配备有0.01-500 ng/mL的宽线性范围和3.6 pg/mL的低检测限。最初的方法为检测额外的生物标志物打开了视野。

简介

ASiO2,(BSiO2-Au,(CZrO2-TiO2-SiO2-Au和(DZT-AuTEM图像;(EZT-Au的映射图像。

ACu2OSEM和(BTEM图像;(C)晶格条纹和(DCu2O的选定区域电子衍射图像;(ESEM,(FTEM和(GCu2O@APF的映射图像。

(A)ZT-(A)、氧化锆-二氧化钛(b)、氧化锆-(c)、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硅-(d)、氧化锆(e)、二氧化钛-(f)ECL强度;(B)ZT-Au(a)ZT-Au/Cu2O (b)ZT-Au/Cu2O@APF (c)GCE (d)ECL强度;(C) ZrO2(D) Cu2O的紫外-可见DRS漫反射光谱:(E) ZrO2(F) Cu2O的莫特-肖特基曲线。

a)ZT金的ECL发射光谱(a)和光致发光光谱(b );(B)具有NFC (a)和不具有NFC (b)ECL强度;GCE (a)(C) ECL(DE) CV(F) EISGCE/ZT-A u (b)GCE/ZT-Au/NFC (c)GCE/ZT-Au/NFC/BSA (d)GCE/ZT-Au/NFC/BSA/Ab1 (e)GCE/ZT-Au/NFC/BSA/Ab1/D-dimer(F)GCE/ZT-Au/NFC/BSA/Ab1/D-dimer/Cu2O @ APF-nfm

A)不同浓度下D-二聚体的ECL强度;(BD-二聚体检测的校准图;(C)长期扫描稳定性,(D)长期存储稳定性,(E)重现性和(F)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相关成果以Zirconium dioxide as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mitter for D-dimer determination based on dual-quenching sensing strategy”,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

文献链接:点击阅读原文

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3.115437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