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大扩招?青岛:2025年,聚齐万名博士后!
2023/5/29 11:43:27 阅读:129 发布者:
5月18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博士后人才引聚情况,发布由青岛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的《青岛市“十百千万”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拟成功对接博士后“揭榜挂帅”项目10个;新增博士后站(基地)100个;培育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1000个;累计集聚博士后在青创新创业人才10000人,力争将青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士后人才高地。
这是近期青岛针对博士后人才招引的重大动作之一。5月12日,2023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启动;本周,青岛市又发布通过127家博士后站(基地)收集到的博士后岗位需求1783个……这些都是青岛加快集聚“最强大脑”的新招实招,体现了青岛对高端智力资源的“求贤若渴”。
近年来,青岛良好的科创发展环境和高层次科研机构不断集聚的生态吸引了一批批“身怀绝技”的博士后前来创新创业。统计显示,截至4月底,全市累计招收博士后进站6972人,在站2761人,出站留青2753人,出站留青率76%。博士后人数、平台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博士后科研成果落地转化350项,累计创造产值超60亿元。
博士后大扩招:国家大力支持
博士后的大扩招,除了博士生的选择外,离不开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示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共包括五个方面的15条内容。
在“深化教师综合管理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治理能力”方面,《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还提到:推动扩大博士后培养规模,推动高校将博士后作为教师重要来源。
2020年3月21日,科技部在官网公布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明确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其劳务费用和有关社保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博士生可以晚两年再找正式工作。对此,有教育专家赞成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来缓解的博士生就业形势。
2022年9月,教育部宣布:“要推动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的数量,要将博士后人员作为补充师资的重要来源。”
此外,不少省份也分别出台了类似的文件。广东、江苏、河南和安徽都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博士后流动站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
博士后大扩招:申请项目、求职都变难了
大多数博士后出站后,还是选择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最近几年,博士后的快速增长,导致求职和申请项目都变得困难起来。
博士后项目资助率越来越低,甚至已经低于青年基金,是很多博士后的直观感受。
通过数据来看,会更加直观:
近三年中,72批和71批博后面上资助率:约为16%左右;70批面上项目资助率约为16.8%;69批面上项目资助率约为17.5%。
相比之下,2019年65、66批博后面上资助率还接近30%。那时候,经过几次申请,几乎人人都能拿到博后面上。
现在,这样的情况很难再出现了。
另外,博后扩招,很多人感受比较深的就是:求职越来越卷,难度逐年增加。
一方面,越来越多高校都在改革人事制度,普遍走非升即走政策,明确不再提供编制。非升即走带来青椒的压力,最近几年,新闻报道非常多,确实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想象。
另一方面,博后入职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可能有博后项目、青年基金和多篇SCI就能入职,这几年很难了。这让很多博后比较着急:越早进高校,可能难度越小。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我国博士后扩招还在进行,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对于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而言,除了大幅扩招博后外,还应大力给予博后更多的福利,在提高收入、项目申报、考核和出站后的求职等方面,多多扶持,这样才有利于这一群体的良性发展。
转自:“蔚青学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