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社会学考研上岸贴:到海的对岸去

2023/5/26 17:32:08  阅读:84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考研成长社 ,作者小组长最棒的宝贝

/  写 在 前 头  /

P R E F A C E

考研从来不只由结果构成, 上岸也绝不仅指一次性的成功登顶。 我们需要的是到海的对岸去。如果感到痛苦仍凝视目标,这一切都是磨练。

这篇经验贴仅能提供一个普通人的普通备考经历,而如何让常 规的经历重赋生命力,则需要每一位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掘和叩问出自己的 passion and mission.

个人基本情况

ABOUT ME

一志愿跨考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 落榜。总分 351,政治 51,英语 60,社会学理论 120,社会研究方法 120

调剂上海某普通高校,人类学专业,上岸。

01

中央民族大学基本考情

难度中等, 灵活度有上升趋势。备考专业课的突破口是参考书目和院校真题的融合, 即在教材中夯实学科知识体系并结合真题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社会学通论

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社会学教程》王思斌

《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郑杭生 李迎生

主要特点:

主要是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其中论述题呈现出拔高要求的特点。在考察范围上会涉及中国社会学史的演化以及社会学科本土化的问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袁方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

主要特点:

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灵活使用,涉及统计计算且难度为易偏中等。今年的方法呈现出的拓展部分较往年增多,偏向方法论和前沿研究。

02

备考复盘(初试)

接下来,分为择校篇、时间篇、心态篇三个部分展开行文。

ABOUT CHOOSE

择校是选择考研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通常会被很多考虑因素绊住而 犹豫不决,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的整个择校、择志愿的过程,都遵循以下公式进行。

择校公式 = 我中心 + X

X = 地域/院校层次/专业评估/社会声誉/报录比/真题风格/……

以我个人的一志愿择校和调剂择校为例。

 

一志愿,中央民族大学 = “北平” + 冲劲(更好的平台) + 随意性

调剂意向,调剂云南三拒 = 云南 + 冲劲(认定追随热爱的勇气) + 随意性

如果仅从结果角度上看那似乎都是错误的择校方案,但如果从个体的和过程的角度上看,这都是我不会后悔的决定。

所以加入“我中心”的衡量,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到自己的真正想要的 和真正需要的、以及更好的选择和更稳的选择之间关系,最终去做出 自己的个性化择校决定。

我们能做的只有当下的决定和不断根据变化而调整计划的准备。

ABOUT PLAN

在这里,复盘我的整个备考流程。

第一阶段( 4-6 月)

主要任务:专业课 + 基础英语

阶段拆解:输入 — 建构

专业课的学习

学习路径主要是课前预习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用章节框架去抓取知识体系,一知半解的状态也无所谓;课上跟着老师讲解串联知识并进行补充,学习知识的勾连性,深入拓展知识脉络;课后尝试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建构自己能理解的知识体系。

TIPS

方法部分的学习前期任务不重,跟随老师的节奏,把每一节课/每一章节的学习按时吸收即可。

概论/理论的学习前期比较容易入门, 可以在理解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做一些广泛阅读或了解。

如在B站上搜索相关领域学者的讲座、零散知识点输出的视频等。(eg.赵鼎新教授讲座、周晓虹老师、林小英老师、郑作彧老师等)

尽早做好自己的个人笔记,方式/方法不限。可以帮助检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容易在后续学习中搭建框架。                

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提问的思考路径,形成一种对话感,有利于养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学思考素养。

基础英语的学习

前期英语的学习主攻的还是基础, 也是较为轻松的按部就班任务。市 面上的考研英语课程大致包括单词、长难句和阅读几个版块, 个人觉 得在英语基础中等及以上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跳过长难句的单独学习,

而直接在阅读中练习/实践自己的长难句能力。

TIPS

背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但都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重复性动作。以我为例,我是先用 1.5 倍速在零碎的时间段边听单词课边抄写;其次是在一天中较完整的时间用“不背单词APP”进行 10-20 组单词认读;最后对单词量有一定基础后用纸质书以单元为单位快速过。

阅读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老师进行阅读逻辑、文章结构、长难句、单词和技巧等由点到面的系统学习。这里推荐克克老师的阅读课程和颉斌斌老师的阅读课程。

第二阶段( 7 - 9 月)

主要任务:专业课+专项英语+政治

阶段拆解:输入—解构

专业课的学习

在暑期阶段,要加入院校真题的思考练习或某一种题型的练习。形成对院校风格的把握了解以及对自身长处和短板的有较清晰的认 知和补充。

加入课堂题目的练习,进入暑期,学术志的系统课程中也会加入和所学知识相关的题目练习。要学会在老师批改后吸收进步。

生活实践的练习,就是不断将输入的书本知识, 吸收内化, 再分解运用的过程。

TIPS:此阶段的学习要追求一定的效率,不可过于追求完美主义。

专项英语的学习

学习完型填空、新题型、作文和翻译的方法论。找到适合自己 并且能有所收益的方法论和老师课程。

对各专项题型进行刷题训练,对方法论进行实操。

TIPS:要有效学习,客观地找出自己的短板后针对性处理, 克服畏难情绪。

政治的学习

我的政治备考前期花了时间却进行了无效学习,因此更多是教训总结。 方法一是中规中矩按老师要求从头学习基础和技巧;方法二可能是花 较少时间且集中的时间在冲刺阶段听精华内容。

选择题就是要刷题,刷 1000 题和主流老师的模拟卷, 如果学有余力且基础较扎实的话,可以刷近几年的真题选择, 培养题感和感受出题 风格。主观题则跟紧老师的步伐, 该背的背,该学技巧的学技巧。

TIPS:有效学习政治的检验应该是及时收到正反馈。

第三阶段( 10 - 12 月)

主要任务:全方位学习+技巧性练习

阶段拆解:输出—建构

专业课

做到符合应试考试要求的输出。包括答题思路和结构的训练、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当做一些视角补充。例如社会学热点、目标院校的研究等。

英语

对做过的真题反复复盘,并做控制时间的套题练习。

政治

跟着考前的课程指引,按部就班把该完成的任务做到位。

 

补充

整个初试备考环节的三个阶段是大时间安排, 其余还有每月、 每周的中时间和小时间安排。时间安排对应的执行方案通常是做计划。

关于做计划,个人认为因人而异, 要让计划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被计划牵着走。其中计划的详细度、科学度、调整度都是灵活根据自己状态改变的。

ABOUT MENTALITY

焦虑、自我怀疑、厌倦等心态和情绪会贯穿整个初试环节, 甚至会反复出现。而影响心态的因素大致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如学习困难、身体素质等内部因素会在全过程影响备考心态;而媒体环境、家庭、同龄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备考后期会突出显现。

 

 

关于调整心态的一些小分享

找到自己的节奏和考研内生力,专注于自己眼前的田地。

学会在一个环境/一套话语中让自己真空。

如果此刻焦虑的不可抑制,那么请相信更焦虑的永远在下一个阶段,所以此时就请先放松吧。

03

关于调剂

一志愿落榜直到调剂前,我在干嘛?

整理思绪,平复创伤后遗

阅读除教材、除应试外的书籍(这里我阅读了《回归故里》《源泉》《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平衡失落与不安,从过程视角整理收获

调剂受挫任积极调剂,我在干嘛?

参与模拟面试, 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习面试技巧和发现应该提升的部分。

对意向调剂专业和院校的专业知识进行速成学习,调剂还是对 专业知识有很大程度的考察。最好还要找到备考学科与调剂学科之间 的联结性,弥补自己跨考和调剂的劣势。                       

有余力和时间准备的情况下还可以看意向调剂院校的论文等来 拓展学科视角。                    

调剂的信息差大概率是不可跨越的,永远只有在亲历时才明白 其中变幻莫测的规则。因此,最好不要走到调剂, 万一不得不在这一 步时,也请别灰心。唯一的办法就是祈求好运和做好准备。

04

学习经验

作为三跨考生最大程度的弥补跨考身份的方法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运用。

经典学习

学习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知识是我们建构社会 学学科素养的基石。其中如何从了解到内化吸收是学习经典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何从零碎知识到系统知识?

如何从系统知识到局部知识?

如何从局部知识到整体视角?

而我的实现路径是:形成脑中的学科地图——提供学科旅行的可能性 ——在旅行中积累多元视角

具体的方法是:图文搭建笔记, 运用到了一平哥所提供的概论六要素 模型(概念、类型、特征、功能、理论视角、变迁) 和理论的北斗模 型。而大家也可能充分发挥创造性,探索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方式。

经验观察

经验观察就是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过程,或者说提供一 种看待问题的角度。

主要的路径是:观察发现现象——普遍化/概念化——理论思考

例如我备考中的一些身边事件和问题的观察:

“烟”和“酒”的象征符号意义

出租车司机团队背后的差序格局和家族主义蔓延

高校卫生巾问题折射的权力结构

处理图书馆存书柜故障背后的科层制

在单位制和强烈控制体系逐渐消解的背景下, 中国为何没进入

西方式的市民社会?

涂尔干的自杀论有没有犯区群谬误?

……

05

备考收获

考研给了我一个直面自己的机会,让我去往海的对岸,找寻创造性和可能性。而这些收获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上岸带给我实际结果的意义。

 

考研我没有遗憾, 只有收获、成长以及对自己更深的认知和探 索。

了解到自己的特点是表面学习很结构化,内在消化又很解构, 这有助于我理解和建构知识。另外, 阻碍我备考的最大心理因素是我 “不配得感”,每个人都会有对应自己的特点, 希望可以借此旅程 发现它再解决它。

学习就是要多想、乱想,逻辑成立即可。

考研更像是一场有限游戏,其中隐藏有无限游戏的副本, 攻略它就是攻略了更多可能性。

 

最后我想说的是!

你相信的东西只会对你呈现它自己, 这就是我们最珍贵、独一无二的部分。

转自:“社会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