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CDD | 中山大学殷晓煜/倪绪皓/赵蔚发现胰腺导管腺癌转移的调控新机制

2023/5/26 16:05:44  阅读:78 发布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的预后进展落后于许多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展。尽管SUMO通路在PDAC中的关键作用已经阐明,但潜在的分子驱动因素尚未完全清楚。

2023515日,中山大学殷晓煜、倪绪皓及赵蔚共同通讯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IF=12)在线发表题为“SUMO specific peptidase 3 halts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metastasis via deSUMOylating DKC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SUMO特异性肽酶3通过去SUMODKC1阻止胰腺导管腺癌转移。

该研究通过体内转移模型确定了SENP3PDAC进展的潜在抑制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ENP3SUMO系统依赖的方式抑制PDAC的侵袭。从机制上讲,SENP3DKC1相互作用,并因此催化DKC1的去SUMO化,DKC1在三个赖氨酸残基上接受SUMO3修饰剂。SENP3介导的去SUMO化导致DKC1不稳定和snoRNP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破坏,这导致PDAC的迁移能力受损。事实上,DKC1的过表达减弱了SENP3的抗转移作用,DKC1PDAC标本中升高,并与PDA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揭示了SENP3/DKC1轴在PDAC进展中的重要作用。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症,其5年总生存率(OS)较低(约9%)。手术切除仍是PDA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只有20%的患者在确诊时有手术机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诊断方法、围手术期管理、放射治疗技术和系统治疗的进步丰富了PDAC治疗的武器库,但仅取得了适度的进展。因此,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提高PDAC患者的生存率。

翻译后修饰(PTMs),包括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和SUMO化,在调节蛋白质的成熟、降解、结构配方和亚细胞分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些修饰中,SUMO化是一个小的泛素样修饰物(SUMO)共价偶联到含有共有基序的靶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中的过程。与动态泛素化一样,修饰激活酶E1Aos1/Uba2)、偶联酶E2UBC9)和底物特异性连接酶E3也参与了这种级联反应,可以通过一系列sentrin/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Ps)逆转。在PDAC中,SUMO通路与患者的MYC过度激活和不良预后有关。此外,在PDAC中报道了一种新型SEA靶向SUMO抑制剂的治疗潜力,结果表明,抗肿瘤免疫是由SUMO途径减弱引起的。然而,SUMO介导的促肿瘤作用的详细机制仍知之甚少。

野生型SENP3抑制PDAC转移(图源自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在先天性角化不良(DC)中首次发现了假尿苷合成酶(DKC1)基因。DKC1box H/ACA snoRNPs的核心蛋白之一,由其他三种高度保守的蛋白(NOP10NHP2GAR1)组成,在维持端粒酶的稳定性和活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新出现的证据表明,DKC1参与调节其他细胞过程,如IRES介导的翻译和前体RNA的转录后处理。最近,许多研究表明,DKC1的失调与各种人类癌症患者的肿瘤生长和转移以及预后相关,包括脑、肺、乳腺、肝和结肠。

总之,该研究揭示了先前未发现的SENP3PDAC中的作用。该研究发现SENP3PDA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与PDAC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此外,SENP3PDAC细胞系中的过表达降低了体内和体外的侵袭能力,这取决于其催化活性。该研究还证实,DKC1能够逆转SENP3的抗转移作用,并且与PDAC患者的较差结局相关。有趣的是,在SENP3表达低的患者中,DKC1不同表达的患者之间没有预后差异。因此,这些发现强调了SENP3 / DKC1轴在PDAC进展中的关键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8-023-01175-4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