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朱世琳课题组应邀为《物理学报道》和《物理学进展报道》撰写长篇综述

2023/5/23 16:32:16  阅读:89 发布者:

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朱世琳与波鸿大学孟璐、河北大学王波、日本高等加速器机构王广娟合作,撰写了手征对称性与新强子态方向的长篇综述,以《重味强子与重味强子分子态的手征微扰理论、手征有效场论研究》(Chiral perturbation theory for heavy hadrons and chiral effective field theory for heavy hadronic molecules)为题,202356日在线发表于《物理学报道》(Physics Reports)Physics Reports是大物理学领域顶级期刊,创刊于1971年,每年发表约50篇论文。

手征对称性及自发破缺深刻地影响了包含轻夸克的强子性质。手征微扰理论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低能有效理论。赝标介子的量子涨落会导致重味强子性质的手征修正。通过赝标介子与重味强子的散射可以深入理解Ds02317)等新强子态的内部结构。实验发现的PcPcsTccZcZcs等奇特强子态质量接近两个重味强子质量和。手征动力学不仅把两个核子束缚在一起形成松散的氘核,而且还促使两个重味强子形成浅束缚态或共振态。这些新奇的重味分子态和氘核具有普适的手征动力学。

20231月,朱世琳还与东南大学陈华星、中山大学陈伟、兰州大学刘翔、山东大学刘言锐合作,在大物理领域另一顶级期刊《物理学进展报道》(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上发表了题为《新强子态新评述》(An updated review of the new hadron states)的长篇综述。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创刊于1934年,每年发表约40篇论文。

文章信息

朱世琳课题组多年前预言的隐粲五夸克态、双粲四夸克态、单粲双电荷四夸克态近年来陆续被LHCb实验组发现证实,这些实验发现和理论工作促进了强子谱学的蓬勃发展。课题组2016年发表于《物理学报道》、2017年发表于《物理学进展报道》、2019年发表于《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的新强子态综述已分别被引用900300400多次。

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的支持。论文作者均为在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工作过的校友。

来源: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新闻网

转自:“北大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