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二维BCN基体镶嵌单原子-Cu驱动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反应,实现氨的可持续工业级生产

2023/5/23 14:56:24  阅读:77 发布者:

文献信息

文献题目:Two-dimensional BCN matrix inlaid with single-atom-Cu driven electrochemical nitrate reduction reaction to achieve sustainable industrial-grade production of ammonia

DOI:10.1016/j.apmt.2021.101206

期刊:Applied Materials Today

Cu2+ 可以四配位形式络合1,10-菲咯啉,而邻-[B12H12]2-可以取代Cu(NO3)2中的NO3− 然后整合到1,10-菲咯啉的铜络合物。

这些过程具有动力学快的特点,可以快速形成金属硼簇有机聚合物(MBOPs)。随后,将 MBOP 10 0 0 °C 下退火 2 小时,Ar 作为惰性气氛以获得 BCN-Cu。含 Cu BCN-Cu 具有均匀的菱形片状结构,其中长对角线长度约为 6 μm,短对角线长度约为 4 μm,厚度约为 20 0-30 0 纳米。TEM 图像中的形态与 SEM 图像一致,均为菱形片状结构。此外,在大范围内,TEM 图像中的 BCN-Cu 呈现均匀的基体状态,看不到纳米粒子。当尺度缩小到 2 nm 时,BCN-Cu 中出现大量白色亮点。因此,这些高对比度亮点归因于 BCN 中的 Cu 原子。

然而,单原子 Cu 仅分布在纳米片的边缘。这是因为纳米片的厚度高达 200 nm,导致体相中的单原子铜信号无限叠加成一块均匀的白板。在元素分布图像(图 2g)中,所有元素均均匀分布在 BCN-Cu 中。

FT-IR 光谱表明,邻-[B12H12]2-1,10- 菲咯啉在高温退火后均发生裂解,并且没有 B-H C-H 键。在 PXRD 中,MBOP 的衍射峰集中在较低的衍射角处。这些衍射峰在高温退火后几乎消失,石墨化的宽峰出现在低角度。

Cu 2p 1/2 Cu 2p 3/2 之间的结合能间距约为 19.9 eV,表明 BCN- Cu 的价态Cu介于零价和+2价之间(图3c)。表明 Cu 掺杂的 BCN 基体是在 MBOP-5 退火后形成的,这与电子显微镜的结果一致。此外,通过ICP-OES测试得到的BCN-CuCu的准确负载量为12.3 wt%

BCN-CuCuCu的价态高于Cu I但低于Cu II。与XPS结果相比,XANES进一步限制了CuBCN-Cu中的价态分布范围。也就是说,BCN-Cu中的Cu不形成Cu-Cu键,仅以Cu-N的形式存在。EXAFS解释了BCN-CuCu的价态分布和成键类型,与PXRDXPSHADDF图像的结果一致。

BCN-Cu参与的j-t曲线运行平稳,没有明显波动。恒电位极化后电解液(比色后)的吸光度随极化电位负移而增加,表明氨产率随极化电位负移而增加。

总体而言,BCN-Cu -0.3 V-0.4 V-0.5 V -0.6 V 的氨产率分别达到 498.85μgh-1cm-2 1047.14 μgh-1cm-2 190 0.07μgh-1cm-2 3358.74μgh-1cm-2FE分别达到95.90%97.28%98.23%97.37%。与报道的NIRR催化剂相比,BCN-Cu是一种优异的NIRR催化剂,可以在较宽的工作电位下实现高电流效率和氨产率。

BCN-Cu 是一种稳定的基质,其活性在 10 次重复后几乎保持不变。此外,BCN-Cu 的电流密度在连续运行 16 小时后几乎没有波动。

结论

我们将1,10-菲罗啉、Cu2+和邻-[B12H12]2-结合制备了金属硼簇有机聚合物作为前驱体,并在1000℃下退火得到了具有纳米片结构的Cu单原子掺杂BCN。在-0.3 V-0.4 V-0.5 V-0.6 V的作用下,BCN-Cu的氨收率分别高达498.851047.141900.073358.74μgh-1cm-2FE分别为95.90%97.28%98.23%97.37%。在重复使用10次或连续运行16 h后,BCN-Cu对硝酸盐阴离子的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表明BCN-Cu是一种优异的硝酸盐电化学还原催化剂。此外,15NO3 -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检测到的NH3来源于BCN-CuNO3 -的电化学还原,排除了不真实活性的干扰。对照实验表明,Cu的存在决定了BCN-Cu是否具有催化硝酸阴离子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可能性,B元素的存在增强了BCN-Cu的催化活性。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