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揭示硫掺杂Fe-N-C单原子催化剂提高氧还原活性的来源:铁自旋态调节的影响

2023/5/23 14:48:22  阅读:97 发布者:

摘要

获得了硫(S)掺杂的Fe1-NC催化剂作为模型,该催化剂相对于传统的Fe-NC材料表现出优异的ORR活性。Fe-Mçssbauer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表明,在Fe1-NC的第二配位球中掺入S可以诱导自旋极化构型的转变。穆斯堡尔谱确定C-FeN4-S部分的低自旋单Fe3+原子是ORR的活性位点。此外,DFT计算揭示了S掺杂后Fe中心的较低自旋态促进了OH*解吸过程。这项工作阐明了S掺杂增强ORR活性的潜在机制,并为研究更广泛的杂原子掺杂Fe1-NC催化剂的功能铺平了道路,为自旋态确定的ORR提供了通用指南。

Fe1-NC催化剂的合成

通过简单的热解策略制备了目标催化剂。研磨由L-丙氨酸(对于S掺杂的催化剂,用L-半胱氨酸代替)、三聚氰胺和FeCl3自组装的多孔分层分级前体,随后在N2气氛下热解。最初,三聚氰胺在55088C下暂时聚合形成g-C3N4,这为L-半胱氨酸提供了软模板。随着碳化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最终形成了NS双掺杂类石墨烯碳材料。添加L-半胱氨酸和L-丙氨酸制备的单Fe原子催化剂分别表示为Fe1NS1.3CFe1-NS1.8CFe1-NC,不含Fe的催化剂表示为NSCNC

催化剂表征

e1-NS1.3CTEM图像清楚地显示了明确的、大的二维网络形态(图1AB)。AFM分析表明,这些超薄层的厚度约为1.51.8 nm(图A插图)。在整个碳载体上没有发现金属纳米颗粒或团簇。此外,Fe1-NS1.3C的元素图谱(图D)显示,CNSFe元素均匀分布在碳基体中。通过HAADF-STEM进一步证实了Fe的原子级分散。如图E所示,对应于Fe原子的亮点均匀分布在整个碳载体中。图F显示Fe1-NS1.3C的位置表明Fe的平均氧化态在+2+3之间。图HFe1-NS1.3C的傅立叶变换(FTEXAFS光谱在1.5℃处显示出主FT峰,这归因于Fe@N键合在第一配位壳中。值得注意的是,Fe-Fe配位的峰不存在,表明存在单独分布的Fe,定量EXAFS拟合分析(图I)表明,Fe与四个N原子配位,通过直接形成相邻的N-S键,键长逐渐变长,这与EXAFS数据拟合和理论模型一致。

其他表征

如图2A所示,Fe1-NS1.3C催化剂表现出0.97V的正起始电位(相对于RHE)。该值优于Fe1NCFe1-NS1.8C,并且非常接近Pt/C。值得注意的是,Fe1-NS1.3C表现出优异的活性,此外,Fe1-NS1.3CE1/2值甚至比商业Pt高。在不同转速下进行了LSV测量(图B)。电流密度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即所获得的性能高度依赖于氧的扩散。计算出的Fe1-NS1.3C的电子转移数接近4.0,表明该催化剂可以通过四电子途径有效地还原氧气。如图D所示,Fe1-NS1.3CN值分别为3.813.94。过氧化氢(HO2@)的产率低于10%,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整个反应再次通过直接四电子途径发生。

如图AC所示,没有观察到一些与Fe相关的状态(如FexCFexOFexS),这表明催化剂以高纯度单独分布的Fe原子的形式存在。

进行DFT计算以进一步揭示S掺杂的Fe-NC催化剂增强的ORR活性。共构建了11种不同的Fe1-N4CFe1-N4SCFe1-N4S2C取代结构,以评估其ORR性能(图A)。选择*OH的吸附自由能(DGOH*)作为描述符来评估ORR活性。不同的硫掺杂浓度和配位位点可以显著调节吸附强度并影响ORR活性。Fe1-N4CFe1-N4SC-2Fe1N4S2C-5的详细ORR自由能图如图B和所示。S掺杂的Fe-NCOH解吸活性加速。图C显示了Fe1-N4SC-2可能的ORR工艺。分析了Fe中心的磁矩,以阐明自旋极化对ORR活性的影响。如图4DES28所示,S掺杂可以显著影响Fe-NC催化剂的自旋极化。当引入硫时,Fe1-N4SCFe1-N4S2C的磁矩都降低,S掺杂Fe-NC上较低的Fe自旋态有利于提高ORR性能,这与穆斯堡尔谱一致。

结论

开发了一种通过硫掺杂的Fe1-N-C单原子催化剂产生更多LS-Fe3+位点的简单方法。Operando 57Fe穆斯堡尔谱监测证明,氧还原活性的增强主要归因于C-FeN4-S部分的LSFe3+原子。

此外,DFT计算表明,在引入相邻的S后,Fe中心的较低自旋态得到了调整,这有利于OH*解吸过程,并进一步提高ORR活性。此外,这项工作不仅为相邻硫在控制原子分散的Fe1N4中心的ORR活性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而且为杂原子掺杂的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可靠的设计规则。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