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成会明院士/彭晶团队诚聘低维材料方向博士后

2023/5/23 9:48:20  阅读:89 发布者:

【岗位需求】

博士后

•已取得国内外知名高校材料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已通过博士学位答辩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先考虑具有低维材料合成与表征、能源转换器件(如电解水,燃料电池等)制备与测试、器件物理与理论计算等研究背景的申请人,或有相关应用开发经验者;

•具有良好的英文水平,具备独立科研和撰写学术论文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有科研热忱及团队合作精神,科研工作执行力强,鼓励发散思维,有独到科研思想;

•能尽快到岗者优先。

【研究方向】

新型低维材料开发与制备,低维催化材料设计与应用以及氢能产业探索等。

【合作pi简介】

成会明,国际知名碳材料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深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先进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杰出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碳纳米管、石墨烯、能量转换和储存材料等研究,已获得发明专利150多项,以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和电池材料等技术发起成立了多家高技术公司。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190多次,发表论文850余篇(h因子168,被引用超14万次),是化学和材料两个领域国际高被引科学家,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并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Charles E. Pettinos奖、德国Felcht奖、美国ACS nano讲座奖等奖励。

曾任《Carbon》(碳)副主编、《新型炭材料》主编,现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储能材料)创刊主编、《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中国科学-材料)副主编。

彭晶,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深圳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从谢毅院士和吴长征教授,并于中国科大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所。

主要从事二维材料及其电学输运和能源转换等研究方向,迄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文章10余篇,包括Nature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5)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博新计划”项目和深圳市面上项目等。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和宝钢教育奖。

【岗位待遇】

1.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并每年根据工作表现上调绩效工资;薪酬待遇综合总年薪约37-60万(其中含省补贴15万、市补贴6万、先进院补贴5万);

2. 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五险一金、免费年度体检、过渡性员工宿舍、10天起带薪年假、工作餐费补贴(25/天)以及户口和子女入园/学等参照单位相关规定执行;

3. 单位提供平台与人力支持,协助申报市、省、国家级人才项目

4. 鼓励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12万,二等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8万,二等5万);

5. 在站期间,符合条件的可竞争性申报国家“博新计划”(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40/2年)、广东省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40/2年)以上项目不予广东省日常经费及深圳市生活补贴兼得;

6. 在站期间,符合t200高校排名的海外博士后可竞争性申报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在站60/2年,出站留粤住房补贴40万,总额100万)以上项目不与广东省日常经费及深圳市生活补贴兼得;

7. 出站后留深签约3年工作劳动合同,可申请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来)深科研资助30万(每年10万共计3年);

8.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计入我院工龄,可参加院职称评定,享受员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出站优先留院工作。

9. 博士后人员与正式员工同等享有年度考核奖金、年终奖金、横向课题奖励、专利申请奖励及伙食补贴等福利待遇;

10. 工作特别优秀者直接推荐评副研究员;

11. 符合条件可推荐申请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30万元/年,共两年。

注:政府人才补贴具体随政策变化而调整。

【学校和研究平台简介】

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突破碳中和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满足广东省和深圳市碳中和产业发展痛点需求,20216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决定成立碳中和技术研究所(筹)(简称:碳中和所),英文名称: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carbon neutrality,由成会明院士任所长。

碳中和所,将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氢能、热点、燃料电池),能源存储(动力电池、规模储能技术、储氢技术),城市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车网互动与共享储能、智慧多能互补),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高效捕获、高效转化、实时监测),碳中和经济与城市发展(低碳与无碳能源供给、低碳产业链、碳中和政策、碳吸收与生态育成、补偿与奖励机制)等五大领域整体布局,致力于推动我国能源革命。

碳中和所将积极面向全球引进各类人才,建立能源转换、氢能、燃料电池、先进储能技术、低维能源材料、二氧化碳转化、二氧化碳遥感监测、城市智慧能源、碳中和经济与城市等研究中心。目前,碳中和所(筹)已有各类人员60余人,首批设立两个研究单元:低维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英文名称:Low-dimensional energy materials research center,简称能源材料中心,成会明同志任中心主任(兼);先进储能技术研究中心,英文名称:Advanced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简称储能中心,唐永炳同志任中心主任。未来3-5年还将建成立10余个中心,人员规模达到500-800人,基本涵盖碳中和相关技术领域。

目前,碳中和所已建立广东省高效低成本储能器件工程中心、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深圳市高效低成本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等3个“碳中和”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与华为、比亚迪、zte中兴、中芯国际、创维、恩捷股份、华星光电、久森新能源、爱玛科技等龙头和重要碳中和相关企业,以及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泰国同步辐射光源研究所、日本国立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国际国内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同国内外重要碳中和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范围,将形成科研平台、产业联盟、产业投资基金、孵化与合作企业等四位一体的碳中和研究与产业运营管理机制,从产学研等多角度同时推进,力争实现以创新颠覆性碳中和技术,推动系统性、变革性的能源革命,带动深圳在低碳能源转化与储存领域建成世界研发高地,助力深圳乃至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应聘材料及联系方式】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zhs-hr@siat.ac.cn,并抄送jing.pe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博士后-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

网址:www.siat.ac.cn

转自:“萤火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