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保研为什么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2023/5/22 17:52:45  阅读:9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保研岛 ,作者岛主

“二八定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保研也是如此,大佬们往往收割了大部分头部院校的offer,但很多实力平平的保研er却一个offer都没有,陷入夏0营的被动局面。那么保研“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两极分化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各位保研er又该如何破局?小竞这就细细说来~

01

保研为什么会出现“旱的旱死,

涝的涝死”的两极分化?

一、院校偏好大同小异

保研夏令营是个优中选优的过程,从材料筛选环节来说,院校都比较偏好学校好、成绩靠前、科研竞赛丰富以及注重材料细节的学生;从面试考核来讲,更偏好专业扎实、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接下来小竞就详细地来跟各位保研er盘点一下高校的那些选人标准~

1、材料筛选:保研四大件

保研四大件,指的是本科院校、专业排名、英语、科研竞赛。对于招生老师来说,每年夏令营都会收到数以百计的材料,通常第一轮筛选都是从本科院校和专业排名开始的。从院校排名来说,优先顺序为:华五>普通985高校>211院校>双非普通一本。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2024级物理学

专业研究生招生夏令营预通知(https://www.physics.sjtu.edu.cn/index_notice

/3633.html

对于申请人的绩点专业排名,不同院校要求也不同。但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排名越高,你的选择范围也会更大,还有部分头部高校只要前两名的学生,所以保研er们一定要努力提升绩点,排名更高才能拥有更多机会~在考虑了本科院校和专业排名之后,院校会根据英语、科研竞赛来进行筛选。一般来说六级分数越高,更容易收到老师青睐。

此外,随着本科生接触科研项目的增多,近几年高校夏令营对于科研竞赛的要求也逐渐“常态化”,包括大创、论文、专利、社科基金项目等等各类科研项目及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如果手握核心期刊或高级别竞赛奖项自然会让自己在夏令营中脱颖而出,有一段亮眼的科研经历或者含金量较高的竞赛奖项可以为自己增加制胜筹码。

2、面试偏好:科研潜力、临场表现等

毋庸置疑,学术潜力是面试官老师考核的首要目的,也是在保研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老师最重视的一项。因为学术潜力决定了一个学生的学术发展上限,其实也就决定了这个学生的培养价值,面试官老师自然会据此衡量这个学生能否与专业导师给予的资源精力相匹配。所以有丰富科研经历、有自己学术思考的保研er更容易得到面试官青睐。

就临场表现而已,面试时老师们都更喜欢表达能力较强、抗压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表达能力强、抗压能力强的人逻辑思路都比较清晰,回答问题层次分明、比较条理,老师更容易捕捉到核心观点,而且逻辑思维强的人也更适合做科研,自然会更受老师喜欢;另一方面表达能力强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现自己的优势和亮点,更容易成功向老师推销自己。

总的来说,各院校对保研er的偏好大同小异,从客观筛选标准来说,都更加青睐那些本科出身较好、专业排名靠前、英语水平优秀和科研竞赛经历丰富的同学。夏令营名额有限,符合院校偏好的同学更容易入营。而从面试考核来说,院校更偏好具有学术潜力、表达能力抗压能力较强的同学。所以,具备这些特征的保研er更容易获得offer

二、保研er综合素质及准备情况有所不同

保研是个考察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不同于往常学校老师会把考试内容和时间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更多需要靠自己主动争取机会。保研er们在信息搜集、投递策略以及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存在差异,自然入营和面试最终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能够充分搜集信息、合理投递院校和注重考核细节的保研er就更有可能脱颖而出。

1、信息搜集与院校投递

保研是一场信息战,尤其在如今疫情全面放开的时代,保研信息的时效性就更加重要。往年就有不少保研er因为信息不对称或是准备不充分,错过了不少项目,使自己处于劣势地位;毕竟有些院校机会只有1次,错过了就是真的无缘了;而也有保研er积极活跃在各大院校官网、各大保研公众号以及其他社交平台,做好院校信息筛选,选取价值洼地,精准命中考核真题,最终成功手握多个offer,可以说信息掌握的充分程度直接影响了夏令营入营和offer情况!

因此各位保研er一定要及时关注意向院校相关信息,比如院校项目、投递截止时间、投递要求、材料要求、招生批次、申请限制、院校偏好、入营优营率、申请结果、考核流程、优营录取政策、导师信息等。充分了解并掌握院校信息的人,才更容易拿到Offer。如果没有搜集信息的意识的话,很容易被别人弯道超车,错失机会。

2、抗压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面试对保研er心理素质要求较高。有些人是面霸,虽然硬件条件不咋地,但是能说能表达,遇到老师的连环追问也临危不乱,巧妙回答各项问题;而有些人就是面试紧张,一遇到质疑的声音自己就败下阵来,影响后续发挥,这也是导致两级分化的原因。

像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这些潜在的能力要素对日后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通过设置压力情景或者提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因此各位保研er可以提前了解院校考核风格,针对院校考察风格和自身情况预设问题,提前写一些稿子反复练习,练习的多了,即使最后依旧紧张,也可以凭借肌肉记忆顺利完成面试。

各位保研er性格以及实力方面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事情,但可以通过充分搜集信息、科学选择院校投递策略以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抄近道”。只要准备的足够充分,下一个成为offer收割机的也可能是你!

02

今年线下夏令营

“两极分化”会有所缓解吗?

不管考核形式是线上还是线下,保研界的“二八定律”、两极分化都是常态。不过今年高校重新回归线下夏令营,相对于线上空前的内卷来说,互鸽互海的乱象会减少很多,offer会在不同实力的保研er之中重新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1、海投海营现象有所缓解

线下夏令营具有较大的时空限制,要求大家必须在众多项目中做出选择,客观上限制了参营数量,那么实力强劲的同学就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参加大量项目,“向下卷“的现象也会缓解,不会再出现头部大佬手握十多个offer的情况,这就给了许多实力平平的同学更多选择和机会。

2、入营门槛相对变低

由于线下夏令营撞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考虑到参营成本问题,“海王”会大大减少,实力一般的同学入营概率会大大增加,夏0营的现象也会减少!但有些高校出于场地、人力、物力等成本考虑,线下入营人数可能会减少,边缘同学入营难度可能会上升,因此各位保研er还是要注重提高个人实力,不能侥幸哦!

总体来说,线下夏令营为大多数综合实力非顶尖的同学提供了更多机会,两极分化现象也会相对缓解,只要保研er们能够充分搜集信息,打好信息战,线下夏令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03

线下夏令营该如何破局?

抓住信息差、提高软实力为破局之道。

一、利用入营前空窗期,提升个人能力

1、合理定位,科学投递院校

夏令营能够满载而归的往往都是那些能平衡好海投与精准投递的同学,将意向院校划分为多个层次,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投递,既留有保底院校又可以大胆尝试更高层次的院校。

对于线下夏令营来说,各位保研er一方面不能过于“海”,最好是选择几所地理位置相近或者夏令营开设时间较短的院校;另一方面也不宜过于保守,不敢投递,可以先根据个人履历对个人实力进行合理定位,其次按照冲稳保的原则先多投再取舍,结合个人意向选择那些最有希望上岸的院校。

2、搜集信息,针对性复习

保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差,完备的信息收集与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的保研过程少走很多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入营前保研er们需要了解各大院校的招生偏好、入营难度、优营比例、日程安排以及考核真题等各方面信息,一般都可以在院校官网找到,同时保研er们还可以多关注几个公众号或者小程序,一般都会有比较全面细致的信息汇总,进而开展针对性复习。

3、熟悉材料,预设面试问题

文书材料不仅在院校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会跟你的面试考核挂钩。在线下参营前各位保研er一定要反复检查自己的材料是否有误,针对自己简历和个人陈述中所提到的经历预设面试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并反复练习回答,整理自己的思路,对自己的材料做到无比熟悉。

二、注重入营考核,打好最后一场仗

1、端正心态,沉着面对意外

不同于线上夏令营,线下夏令营可能会在旅途和线下参营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身体原因、人际关系处理等等,这都需要各位保研er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突发情况保持冷静,及时和老师、家人、朋友交流,避免自己参营手忙脚乱,将重心放在夏令营的考核上。即使夏令营没过,保研er也需要端正心态,毕竟夏令营聚集了众多的大佬,可以等待预推免和九推继续冲刺,错峰投递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2、认真参与夏令营活动,为考核做准备

线下夏令营不止是单纯的笔试面试考核活动,很可能在参加讲座互动和小组讨论的时候你的考核就已经开始了,而且面试中如果提到夏令营讲座中的内容也会让人觉得你真的有用心了解,增加老师对你的好感。因此,从线下参营的第一刻起,各位保研er就要认真参加各项夏令营活动,做好笔记,为后续考核做准备。

3、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

线下夏令营的时间一般为3-5天,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不仅浪费时间,自己收获也不大,因此为了增加上岸概率,线下参营的细节必须重视。

首先是联系导师,如果有自己很喜欢的老师一定要利用夏令营时间加深了解,如果可以的话争取与老师争取面谈的机会。

其次是面试考核的礼仪,保研er们要注重着装整齐,面试过程与老师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与互动。

最后是生活方面的小细节,由于高校举办夏令营大多在盛夏,蚊虫盛行,同学们还可以准备冰凉贴、小风扇、防中暑药物等物件,避免因身体不舒服影响个人状态。

由于每个人的实力和院校招生偏好都存在或多或少差异,所以落到每个保研er手里的offer数量和质量也自然存在差异,但offer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对于每个保研er来说,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提升个人实力,在院校投递策略和信息搜集等方面多下功夫,或许下一个弯道超车,打破僵局的就是你!

转自:“大学生科研竞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