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毛晓波教授:CTO-PCI正逆向交汇困难的对策

2023/5/22 15:33:25  阅读:84 发布者:

导语

临床上,CTO-PCI正逆向交汇,一般发生在逆向微导管进入到CTO远端之后进行的过程中。正逆向交汇主要是指逆向导丝通过CTO段,进入前向Guiding内;以及随后的逆向微导管通过CTO段进入前向Guiding内。虽然,在远端相遇就意味着有90%的成功率,但交汇技术不过关,一样会手术失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毛晓波教授在2023 CCIF大会中这样说道,并针对临床中CTO PCI正逆向交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对策。

据文献介绍,通过CTO段的交汇手段有:Reverse CART(反向CART占比56.7%),Retrograde Wire Cross(逆向导丝通过占比32.7%),Kiss Wire Technique(导丝对吻技术占比8.7%),CART(控制性正向和逆向内膜下寻径技术占比1.9%)。

PART1 困难Reverse CART对策(遭遇真-假问题)

手术中遇到最困难的Reverse CART(反向控制性正向-逆向内膜下寻径技术),往往就是正逆向导丝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一个在真腔一个在假腔。如果两个导丝都在同一个层面上,都在真腔或都在假腔,Reverse CART往往难做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有一些解决方案,AGT(主动迎客技术)或IVUS方法来发现原因,寻找对策。AGT是指将子母导管深插管(Guidezilla延长管,45 Fr内导管等)和逆向CART技术或逆向导丝通过技术结合的技术,有利于导丝体外化。IVUS识别真假腔可以寻找共同管腔区域,用微导管缓慢捕获。

病例一:Reverse CART

右冠CTO病变,血管比较扭曲,可见心外膜左向右的侧支循环供应心肌。当时考虑患者前向血流比较扭曲,行Reverse CART技术。前向导丝和逆向导丝分别行knukle,造影观察确认正逆GWGuide Wire,导丝)在一个平面后再启动Reverse CARTAGT,此时则比较好做成功。

右冠CTO病变

前向knukle

Reverse CARTAGT技术

由此可见,Reverse CART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正逆导丝在同一层面;第二,正逆足够靠近后再启动R-CART;第三,反复R-CART不成功应尽早行IVUS技术,寻找原因。

PART2 逆向GW进入前向GC困难

逆向导丝进入前向Guiding有困难时,分析原因跟导丝与GC不同轴,逆向导丝弯度不够有关。可提供的对策有:AGT,乒乓GC,逆向导丝降级,特殊情况抓捕(口部闭塞,先心网篮,自制网篮)。但抓捕也有坑,例如不能抓硬导丝或者软导丝透光段,否则无法解开Knukle

病例二:逆向导丝抓捕病例RCA CTO

右冠开口闭塞,完全无残端,前向比较难通过,好在闭塞段并不是很长。左冠血流虽不通畅,但LAD给右冠很好的间隔侧支,遂优先处理了左冠,在处理好左冠后进行了右冠的处理,逆向SOUHO3顺利通过侧支,进入CTO远段。当时,尝试了各种逆向导丝(Pilot200Gaia3等)通过右冠前向都不能直接通过,再换用国产硬导丝后通过了CTO段进入主动脉。IVUS确认在冠脉内而不是假腔内,将导丝连同微导管一起实施网篮抓捕,但在Guiding内出现无法解开Knuckle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只能将导丝吐出来,好在抓捕时微导管也通过了CTO段,在换用工作导丝后改抓捕工作导丝则容易很多,最终取得结果较好。

RCA CTO

左冠冠脉造影

左冠脉疏通

逆向国产CTO导丝进入主动脉

网篮抓捕

改抓捕工作导丝

临床中,逆向MCMicrocatheter,微导管)不能通过CTO进入前向GCGuide Catheter,指引导管)时,可以采取的对策有:更换、加强支撑;拔萝卜;TIP in,逆向GW进入前向MCMC对吻;沿前向MC进入GW,扎入假腔,前向球囊扩张。

病例三:RCA近段CTO

右冠近段CTO病变,伴有钙化,逆向心外膜侧支血供较好。逆向微导管不能通过CTO远段比较扭曲钙化的部位,在“拔萝卜”后,逆向微导管被拽出来,但这样往往会造成逆向Guiding脱离到冠脉口,此时再通过另外一个方向拉导丝“反拔萝卜”,将前向Guiding拉回到冠脉口,最终结果较好。

由此可见,结合上述临床案例,我们在遭遇CTO PCI正逆向交汇困难时,可以有以下解决方案:

1.在做正逆向导丝交汇时,一定需要足够的支撑;

2.珍惜结构内的前向导丝,有些情况前向导丝不太好通过,故在通过后我们要好好把握前向导丝;

3.积极使用延伸导管,延伸导管不仅可以做AGT,做TIP inRendezvous都非常简单有效;

4.正确掌握抓捕技术,才能做好正逆向交汇技术。

 专家简介

毛晓波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律学会青年委员、湖北省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秘书长、中国冠状动脉旋磨导师团成员、CTO老伙计成员。

擅长: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尤其是CTO病变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旋磨术;先心病介入治疗、肥厚型性心肌病射频/化学消融治疗。

转自:“医谱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