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会议预告 |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工作坊
2023/5/19 14:16:26 阅读:86 发布者:
年度咖啡与学术沙龙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工作坊
会议信息
会议日期
2023年5月20日(星期六)
参与方式
「跨文化艺术史」微信视频号直播
主办方
湖南美术出版社
跨文化艺术史公众号
议程介绍
主持人:郑伊看 中央美术学院
郑伊看,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201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获博士学位。曾赴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和海德堡跨文化研究中心访问交流。主要从事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13-18世纪中国与欧洲跨文化艺术史研究。出版专著《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2023年)。
09:00-9:45
达·芬奇与但丁:
从媒介的竞争到自我的竞争
主讲人: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学者,近年来倡导以跨文化艺术史方法论研究欧亚大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与互动。国务院学位办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高访学者,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专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2020)《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2016)《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2012)《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2011)《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2003)《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1996)等;译著《拉斐尔的异象灵见》(2014)《宗教艺术论》(1992)等;合著《八日谈——我们能摸准艺术的脉搏吗?》(2020);主编《跨文化美术史年鉴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2019)《跨文化美术史年鉴2:“欧罗巴”的诞生》(2020),以及《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2013-)等;担任大型国际展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2018,湖南省博物馆;同名图录,商务印书馆,2018)“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2018,中国国家博物馆;同名图录,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2018)的总策展人。论文和著作获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一等奖(2020),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第二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奖金奖(2021)。
谈议人:潘源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9:45-10:30
桂冠诗人的图像生成
主讲人:潘源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潘源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博士,对外经贸大学意大利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但丁、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艺术史等。长期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意大利近现代文学、意大利艺术史、中意关系研究等课程;在《外国文学》《文艺研究》《政治思想史》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译有《书斋纪》《文艺复兴三杰》等,编著《意大利语口译教程》(第二编者)、《意大利语演讲教程》(副主编)。
谈议人:郑伊看 中央美术学院
10:30-11:15
米兰斯福尔扎城堡木板厅装饰再研究
主讲人:傅彦宇 中央美术学院
傅彦宇,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硕士阶段研究方向为世界美术史(西方),研究兴趣为意大利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图像。曾获中国嘉德徐邦达艺术教育奖学金、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等奖项。
谈议人:刘夏凌 中央美术学院
13:00-13:45
命运是一条河
——达·芬奇与马基雅维利
主讲人:刘训练 天津师范大学
刘训练,江苏射阳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思想史》期刊主编;著有《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另有学术译著多部;主持、联合主持“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本”、“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丛刊”、“西方传记经典”、“经典与解释•马基雅维利集”等丛书。
谈议人: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13:45-14:30
流动的暗潮:
达·芬奇《伊莫拉平面图》再研究
主讲人: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刘爽,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世界美术史、跨文化美术史的研究工作。2016年、2019-2020年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à di Bologna)深造,成果《“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曾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近期研究主要集中于欧亚海上艺术交流,发表《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圆形图像与世界视野——博洛尼亚圣雅各伯圣殿洛伦佐·科斯塔壁画新解》等。
谈议人:刘训练 天津师范大学
14:45-15:30
跨越时间之界
——再谈达∙芬奇创作中的“边界”问题
主讲人:李婧敬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婧敬,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意大利语专业教授。2017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和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意大利研究博士学位。主要译著包括学术文集《密涅瓦火柴盒》《树敌》《帕佩撒旦阿莱佩:流动社会纪事》、学术传记《达·芬奇传》《但丁传》、学术专著《论快乐》等。2016年和2017年分别获第3届和第4届中国非通用语优秀成果奖译著类二等奖。2018年凭借译著《达·芬奇传》获意大利国家翻译奖。2022年凭借译著《但丁传》获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2022年度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奖。
谈议人: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
15:30-16:15
发卷与漩涡:
从头发、水流和风的形状
看达芬奇的卷曲趣味和科学世界
主讲人:刘夏凌 中央美术学院
刘夏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17-18世纪的跨文化艺术史研究(尤其关注在欧洲的东方漆器及漆屏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西方收藏史等相关研究。发表论文《十八世纪欧洲漆器装饰研究:以维也纳美泉宫“东亚漆阁”为例》、《藏于橱柜的世界:17世纪荷兰玩偶微缩屋和珍奇柜收藏空间研究》等。
谈议人:李婧敬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来源: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