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信息:
Jesus Valero-Gil;Jordi A. Surroca;Josep A. Tribo;Leopoldo Gutierrez;Ivan Montiel.Innovation vs. standardization: The conjoint effects of eco-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Research Policy,2023,Vol.52(4): 104737.
01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关注焦点。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环境责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创新和环境管理体系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以期为企业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生态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技术知识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减少环境影响的能力,通过提供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实施更新的流程、实践和系统来减少其环境足迹,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是指通过制定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来实现对企业环境责任的有效管理。
已有文献主要讨论于两个方面:(1)生态创新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大多建立在自然资源基础观上,认为通过将资源用于生态创新,企业发展而来的环境能力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其环境绩效。但少有研究注意到可能的突发事件加强或削弱生态创新对环境绩效的影响。(2)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有研究指出最广泛传播和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绩效之间存在积极关系,特别是ISO 14001标准。但也有研究认为这些标准具有中立性,甚至是对环境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绩效之间存在着的复杂动态关系值得研究。
根据前人的研究,生态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的环境绩效提升,而企业拥有绿色专利可以提高其在生态创新方面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假设一:企业拥有更多绿色专利会对其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已有研究表示通过对经验积累、知识表达、以及知识编码三个知识过程的影响,有助于企业能力的动态发展,环境管理体系在企业绿色知识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其获得环境效益,因此本文提出假设二:生态创新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EMS企业中更为显著。
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研究,探讨了生态创新和环境管理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是否企业的生态创新能够提高环境绩效,然后评估是否采用环境管理体系(EMS),即通过遵循标准化的指导方针,能够提高生态创新的潜力以改善环境绩效。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生态创新时企业可以提高其环境绩效,但是如果同时采用标准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则可能会引入组织僵化,限制了环境知识的产生和技术能力的发展,降低生态创新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这一结论提示我们,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创新和标准化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最优的环境绩效。
数据来源与变量解释
02
本文收集了一个独特的数据集,研究对象集中于来自污染行业的公开交易企业,汇集了来自五个不同来源的企业级数据:来自EPO-PATSTAT的生态创新数据,来自汤森路透社ASSET 4 ESG、Sustainalytics ESG Research、Bloomberg ESG的EMS及环境绩效数据,以及来自COMPUSTAT的财务数据。经过筛选和排除缺失数据后,最终得到了2014—2016年共计798个企业年度观测数据,涵盖了13个行业、7个国家和地区的266家企业。具体变量解释如下:
(1)环境绩效:企业在环境方面的表现,采用Sustainalytics数据库中公司环境记录管理的行业百分位排名表示;
(2)EMS/环境管理体系:为ASSET4 ESG中ISO 14001数据中说明环境管理体系的二进制变量;
(3)绿色专利:使用EPO-PATSTAT中专利局注册和授权的绿色专利数量,同时采用专利的前向引用数来衡量专利的质量,因而该指标是数量与质量的复合指标,来解释企业在生态创新方面的能力;
(4)控制变量: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关的专利数量、企业公开其环境信息和表现程度的程度等。
03
实证结果
(1)基本结论
设定第一个模型估计企业采用环境管理体系的概率:
其中,EMSit表示企业i在t年是否采用EMS,SectorMean(EMS)表示同行业企业采用EMS的平均值,GreenPatents表示绿色专利数量。
第二个模型是二元线性概率面板数据模型,用于估计环境绩效与EMS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参考,用于第二个模型的环境绩效评估。同时为了减少反向因果关系的内生性问题,对解释和控制变量滞后一期,同时与专利相关的变量滞后两年以更好地捕捉创新过程中的时间。
Heckman两阶段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在EMS采用水平高的行业和较少非绿色专利的企业更有可能采用EMS,且绿色专利对环境绩效有积极影响,验证了假设一。但与假设二相反,绿色专利和EMS之间的相互作用项为负且显著,表明采用环境管理体系系统降低了生态创新在实现环境效益方面的有效性。
(2)补充分析
下图描绘了采用EMS标准的企业(实线)和未采用EMS标准的企业(虚线)之间的环境绩效差异。实线斜率明显较低,这意味着采用EMS标准的企业在环境绩效方面表现更差,说明了EMS对绿色专利-环境绩效关系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本文还进行第二阶段的GLS随机效应回归,列出了不同解释变量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包括绿色专利数量、EMS采用概率、行业动荡度、制度框架和结构复杂性等因素,扩展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3)稳健性检验
使用了不同的变量测量方法和不同类型的企业(高污染企业与低污染企业、高多元化企业与低多元化企业、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等)帮助确认主要结果是否具有鲁棒性,并且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
(4)事后非正式访谈
在2019年前两个月对8名商业学者、3名EMS顾问和审计师以及9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20次访谈。20个答复者中有17个提到,采用环境管理体系有可能阻碍通过生态创新实现可持续性,认为ISO 14001等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的僵化和官僚作风,可能会对企业和雇员促进能力建设进程的倾向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结论
04
研究表明在某些国家、行业和组织层面,环境管理体系非但没有促进改善环境绩效,反而通过造成组织僵化而减少了生态创新的环境效益。实践标准化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指导组织实现可以提高绩效的系统。然而,标准化的设计需要为动态环境能力的蓬勃发展和发展所需的灵活性和活力留出空间,以便生态创新有效地改善环境绩效。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first analyze whether firms’ eco-innovation, manifested through green patents, improv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n, we assess whether adop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EMS) that follow standardized guidelines enhances the potential of eco-innovation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o test our predictions, we build a unique firm-level dataset that combines global data on green patents, EMS adoption, and performance from five different data sources. The data suppor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eco-innovation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However, our results show that adopting EMS, rather than strengthening the positive impact of eco-innovation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generates organizational rigidities that weaken the eco-innovation–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link. After conducting a set of qualitative post hoc interviews with elite informants, our surprising findings became more meaningful. Furthermore, we conducted a set of additional tests to validate our result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where organizational rigidities could be a pivotal factor in explain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connected to eco-innovation. This study has relev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adoption of EMS and the conjoint dynamic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practic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转自:“香樟经济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