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mall:基于金属酚醛网络功能化纳米平台的近红外激活多模态治疗剂用于对抗多药耐药性和转移

2023/5/18 14:40:37  阅读:100 发布者:

由于单一的治疗方式和不敏感的肿瘤微环境(TME)大大限制了抗肿瘤的效率,因此癌症的多药耐药性(MDR)和转移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在此,该设计了金属酚网络功能化纳米粒子(t-P@TFP NPs)来实现多种治疗方式,并在多模态成像监测下将TME从不敏感重塑为敏感。t-P@TFP NPs触发全氟戊烷(PFP)的相变,释放单宁酸(TA/铁离子(Fe3+)包裹的紫杉醇(PTX),在肿瘤区域引起热效应,从而有效地杀死癌细胞。此外,PTX在恶性肿瘤中丰富的三磷酸腺苷(ATP)分解TA-Fe3+薄膜后释放,同时抑制ATP依赖的药物外流,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此外,在PD-1/PD-L1阻断的协助下,高热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将 ""肿瘤转变为""肿瘤,从而唤起抗肿瘤免疫原性。这项工作揭示了这些多功能NPs能力的内在机制,为打击多药耐药肿瘤的增殖和转移提供了新的见解。

综上所述,该研究制备了一种金属-酚类网络功能化的纳米平台来对抗MDR。基于tLyP-1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膜渗透性,t-P@TFP NPs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地积累并渗透到肿瘤组织中,这是通过MRIPAIUSI视觉监测确定的。然后,t-P@TFP NPs在单次激光照射处理后产生局部肿瘤热,呈现可控的药物释放,并同时抑制ATP依赖的药物外流,从而在体外和体内产生了抑制MCF-7/PTX乳腺肿瘤的良好化疗-光热治疗效果。此外,PTT诱导的细胞死亡引发了DAMPsICD的释放,在ICB的帮助下,将免疫抑制性的""肿瘤转变为免疫活性的 ""肿瘤,从而激活了抗肿瘤免疫力。总的来说,这些精心设计的NPs巧妙地利用了生物友好型金属-酚类网络的多功能性,实现了综合治疗策略(PTT、化疗和免疫治疗)和耐药微环境的重新编程(药物外流和免疫抑制)。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206174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