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PB | 浙江农林大学吴家胜教授团队揭示盐胁迫下细胞壁调控新机制
2023/5/17 9:57:52 阅读:7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JIPB ,作者JIPB
盐胁迫严重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农业生产。因此,了解和阐明植物如何应对盐胁迫以提高耐盐性是非常关键的。前期研究显示,盐胁迫下,植物细胞中BPC1/BPC2转录因子表达明显减少,减弱了其对半乳聚糖合成酶1(GALACTAN SYNTHASE 1,GALS1)表达的抑制作用,导致β-1,4-半乳聚糖的积累增加,进而加剧植物对盐胁迫的敏感性。然而,植物如何适应这种不利环境尚不清楚。
近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家胜教授课题组的题为“The salt-activated CBF1/CBF2/CBF3-GALS1 module fine-tunes galactan-induced salt hypersensitivity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111/jipb.13501)。该研究发现,盐胁迫激活的CBF1/CBF2/CBF3转录因子能够通过抑制GALS1表达来减轻半乳聚糖引发的超敏反应,从而揭示了CBF1/CBF2/CBF3-GALS1模块在调控拟南芥盐胁迫响应中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CBF1、CBF2和CBF3可以直接识别GALS1启动子并抑制其表达,从而减少半乳聚糖的积累,缓解拟南芥的盐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盐胁迫可通过上调CBF1/CBF2/CBF3蛋白水平以增强其与GALS1启动子的结合能力。此外,研究还发现,盐胁迫激活的CBF1/CBF2/CBF3以不依赖于BPC1/BPC2的方式对盐胁迫上调的GALS1表达施加“限制”,实现对GALS1的精准调控,最终有助于植物适应盐胁迫环境。
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家胜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本文转载自JIPB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