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研究揭示效应蛋白识别后番茄抗性复合物的动态变化!

2023/5/17 9:55:09  阅读:74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 ,作者周小马

植物已经进化出两种主要的策略来对病原菌进行免疫反应。第一层免疫是由被称为MAMPs(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保守微生物因子激活,由膜定位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识别后,MAMP触发的免疫(MTI)被激活,并通过一系列下游信号反应进行交流,包括产生活性氧(ROS)、激活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s)、染色质重塑和激活防御基因。为了克服MTI,病原体将称为效应蛋白的一系列毒力蛋白转移到其宿主身上,通过靶标各种信号模块来克服免疫力。为了对抗效应蛋白的作用,植物已经进化出能够识别效应蛋白并产生被称为效应蛋白触发免疫(ETI)的防御的细胞抗性(R)蛋白。细胞内R蛋白通常包含一个中央核苷酸结合(NB)结构域和一个C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结构域,但具有可变的N端结构域(NLRs)。ETI非常强大,通常会导致MAPKs的强烈和长时间的激活,最终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激活,限制病原体的生长。最近的进展表明,NLR的激活会诱发低聚物和高分子量复合物的形成,即抗病小体。有人提出了ETI复杂性的另一个层次,即一组辅助型NLR蛋白并不直接参与效应蛋白的识别,而是演变为介导多个传感蛋白NLR的信号。

20235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英国华威大学Vardis Ntoukakis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Dynamic changes of the Prf/Pto tomato resistance complex following effector recognition的研究论文。

在植物和动物中,与核苷酸结合的富含亮氨酸的重复(NLR)免疫受体在病原体识别和激活先天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植物中,NLR识别病原体衍生的效应蛋白并启动效应蛋白触发免疫(ETI)。然而,连接NLR介导的效应蛋白识别和下游信号的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通过利用特征明确的番茄Prf/Pto NLR抗性复合物,科研人员发现14-3-3蛋白TFT1TFT3NLR复合物和蛋白激酶MAPKKKα的相互作用伙伴。此外,科研人员确定了辅助型的NRC蛋白是Prf /Pto NLR识别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科研人员的研究显示,TFTsNRCsNLR复合物的不同模块相互作用,并在效应蛋白识别后,分离出促进下游信号的作用。因此,科研人员的数据提供了免疫受体的激活和下游信号级联的启动之间的机制联系。

本文转载自Ad植物微生物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