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op Journal | 河南农大揭示玉米隐花色素1a1和1a2参与玉米及拟南芥的光形态建成和避荫性反应
2023/5/17 9:47:19 阅读:8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The Crop Journal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食品和工业原料,也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目前,人们对玉米的需求量超过了其供应量。高密度种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常用措施,但会造成植被遮挡并引起避荫综合征(SAS),这大大限制了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玉米的产量。蓝光受体CRY可调控深冠层下低蓝光(LBL)引起的遮荫反应。研究发现,低蓝光下,大豆和小麦的CRY1通过GA信号通路调控株高。然而,玉米中CRY1的功能及其在SAS调控中的潜在作用仍有待研究。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Maize cryptochromes 1a1 and 1a2 promote seedling photomorphogenesis and shade resistance in Zea mays and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作者以cry1-304和综31背景下的ZmCRY1a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为研究材料,对ZmCRY1a基因功能进行研究,并对其调控LBL诱导的避荫性反应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
系统发育分析发现,ZmCRY1a1和ZmCRY1a2与OsCRY1a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且结构域保守。ZmCRY1a基因在大多数植物组织中呈组成型表达,且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图1)。研究发现,在拟南芥中,与WT(Col-0)相比,ZmCRY1a/cry1-304促进了幼苗在蓝光和白光下的去黄化,并导致成熟植株矮化(图2)。在玉米自交系综31(ZmCRY1a-OE)幼苗中,ZmCRY1a过表达影响细胞伸长的基因下调,导致中胚轴和第一叶鞘长度减少(图3);转基因玉米成株的株高、穗高和节间长度均降低(图4),表明ZmCRY1a参与调控玉米光形态建成。拟南芥和玉米中ZmCRY1a的过表达对LBL诱导的SAS不敏感,这促使我们研究赤霉素和生长素代谢通路在ZmCRY1a响应SAS中的调节作用。转录组实验证实了ZmCRY1a可能通过调节赤霉素和生长素代谢来抑制LBL诱导的株高(图6)。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ZmCRY1a基因在调控玉米光形态建成方面具有相对保守的功能,为培育耐高密度玉米品种提供了新的策略。
作者和基金项目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樊晓聪博士和陈士瞻博士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河南科技学院姜良良副教授、河南农业大学杨建平教授和杨青华教授为共同通信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709)、西藏曲水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进区支撑体系建设(QYXTZX-LS2022-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51002)和河南农业大学启动基金(30501038和30500823)的资助。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