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Plant Physiology | 青岛农业大学葛磊课题组揭示脂类分子运输蛋白ORP2A介导糖信号反应的新机制

2023/5/17 9:44:20  阅读:7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理PlantPhysiol ,作者PP

植物中,具有α、β和γ三种亚基的异三聚体GTP结合蛋白(Heterotrimeric GTP-binding proteinsG蛋白)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跨膜信号转导因子,其介导的信号传导机制已被证实参与调控植物激素,糖,光信号转导以及植物病源免疫反应的不同方面。同时植物细胞膜上存在GTP-ase Accelerating ProteinGAP)蛋白,可促使G蛋白的Gα亚基由活性状态转变为无活性状态,终止G蛋白信号。拟南芥的RGS1属于GAP蛋白的一种,具有跨膜结构域,可感受细胞膜外的糖浓度信号,其胞内结构域可通过调节G蛋白的活性来输出糖信号。当RGS1未受到糖分子激活时,该蛋白可促进GTP的水解,从而使Gα蛋白处于非活性状态。当RGS1受到糖信号刺激时,RGS1被磷酸化,磷酸化后的RGS1发生内吞,从而促进G蛋白复合体分离,释放后的α亚基恢复到活性状态,激活下游信号。但是拟南芥RGS1如何通过自身稳定性的调节来调控糖信号以至于G蛋白信号转导的机制还未见报道。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生科院葛磊教授课题组在Plant Physi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Lipid transport protein ORP2A promotes glucose signaling by facilitating RGS1 degrad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拟南芥的脂类分子运输蛋白ORP2A可以通过与AtRGS1互作并促进其降解来介导糖信号反应的调控机理。

该研究发现拟南芥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相关蛋白ORP2A功能缺失突变体orp2a-1表现出与G蛋白突变体agb1-2相类似的表型。不同ORP2A过表达转基因株系都表现出糖敏感的表型,并可上位rgs1-2对糖信号不敏感的表型。通过orp2a-1agb1-2和双突变体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和表型分析,揭示了ORP2AGβ在G蛋白信号和糖反应调控中的存在遗传学上的相互作用。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ORP2A定位于内质网(ER)、质膜(PM)EPCSs(ER-PM接触位点),并在体内和体外通过FFAT-Like 氨基酸序列基序介导与VAP27-1相互作用。膜脂结合实验证实了该蛋白的PH结构域与不同磷脂酰肌醇具有不同的结合活性。该研究进一步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ORP2AAtRGS1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并利用细胞学观察结果证实ORP2A在维持AtRGS1的稳定性上具有负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拟南芥氧化甾醇结合蛋白相关蛋白ORP2A能通过和VAP27-1结合定位在EPCS区,可能通过与磷脂酰肌醇的结合活性与AtRGS1直接相互作用,促进AtRGS1降解,从而正向调控G蛋白和糖信号。

拟南芥ORP2A促进AtRGS1降解调控糖信号的工作模型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葛磊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予茜副教授和山东农业大学博士毕业生邹文娇(现任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院)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06631370325)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d238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