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 气候变化对植物病原体、粮食安全和前进道路的影响!
2023/5/17 9:41:32 阅读:7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 ,作者周小马
植物病害爆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对世界上许多脆弱地区的初级生产力、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构成了重大且不断增长的风险。这些病害的爆发造成了产量和生态的损失。例如,仅病原体和害虫造成的年度作物产量损失估计为2200亿美元,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区域经济和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青霉菌和黄单胞菌等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收获后损失使情况进一步恶化。此外,气候变化带来了植物病害加剧的风险,使世界粮食供应和天然植物生物多样性面临风险。据推测,未来五十年内任何潜在的产量增长都将被气候变化引起的已知和新出现的病原体造成的病害胁迫的改变所抵消。同样,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病原体的传播被认为是对全球森林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因此,需要提升关于气候变化对病原体、植物和相关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分子学、流行病学和生态学相互作用的认识,以发展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2023年5月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发表了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Brajesh Singh(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 专家点评:作物微生物组与可持续农业;New Phytologist | 世界变化下的植物-微生物组相互作用!)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Pankaj Trivedi(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 植物-微生物互作:从群落组装到植物健康)等人撰写的题为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plant pathogens, food security and paths forward的综述论文。
气候变化改变了病原体的进化和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新的病原体菌株的出现,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爆发的风险。病原体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增加植物病害在新地区的传播。在本综述中,科研人员研究了在未来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病害胁迫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植物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病原体生物地理学、病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当前和未来影响,以及它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影响。科研人员提出,修正目前的概念框架并将生态进化理论纳入研究,可以提高我们对未来气候下病原体传播的机理理解和预测,以减轻未来病害爆发的风险。科研人员强调需要一个与相关政府间组织紧密合作的科学政策接口,以提供未来气候情景下植物病害的有效监测和管理,以确保长期的粮食和营养安全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