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PB | 华南农业大学利站副教授和康奈尔大学华健教授报道植物抗逆新机制
2023/5/17 9:25:02 阅读:7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JIPB ,作者JIPB
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演化出多层次机制来应对环境胁迫。植物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对环境胁迫具有应答反应,比如细胞核的转录重组,叶绿体和内质网的功能调整等。油质体(lipid droplet, lipid body or oil body,LD)作为单层磷脂膜细胞器,内部主要含甘油三酯和少量淄醇。LD也被发现参与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过程,然而其在环境胁迫耐受中的功能和调控尚不明确。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利站副教授和康奈尔大学华健教授在JIPB上发表了题为“Golgi-localized MORN1 promotes lipid droplet abundance and enhances tolerance to multiple stresse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111/jipb.13498)。该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拟南芥中温度胁迫的自然变异,克隆到一个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低温反应的基因MORN1。
MORN1正向调控植物生长、抗病性、低温和高温抗性。相对于野生型,morn1功能丧失,突变体存在生长缺陷,在相对低温16℃下更易感病,同时对冷冻胁迫和高温胁迫耐受能力降低。MORN1亚细胞定位与高尔基体高度重叠,与LD有很大重叠。破坏MORN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导致其生物学功能丧失。此外,MORN1基因促进LD在细胞内的积累,MORN1单倍型差异导致LD的积累差异,并且LD的数量和植物应对环境胁迫耐性密切相关。
综上,该研究结果表明MORN1调控LD的积累,暗示高尔基体可能参与LD的形成和成熟,并且LD在植物生长和应对环境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ORN1基因单倍型功能的差异说明LD的自然变异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机制。
论文第一作者利站2019-2022年在康奈尔大学华健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钙信号和植物激素在植物抗环境胁迫中的作用。该研究是康奈尔大学博后期间工作的延伸,主要内容在康奈尔大学完成,在华南农业大学完成收尾工作。高月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得阎加培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的王帅副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王少奎教授参与了该研究工作。
本文转载自JIPB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