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备考】考博基础知识汇总(三)

2023/5/15 18:20:51  阅读:121 发布者:

20

考博必须联系导师吗

现在考博报名中导师选择方式分为:导师制和导师组制

对于报名中需要直接填报具体导师,并且录取是根据导师录取的专业。最好是要提前联系导师。这是对导师的尊重,把选择权交给导师。也是为了向导师问询招生名额的有无。

对于报名中不需要填写具体导师,而是进入复试后或者录取后再选定导师的专业。原则上可以不联系导师。这个环节不会对录取产生直接影响。但考生如果对某位导师比较有意向,可以提前联系导师,达到预约“占位”的作用。

另外报考理工科专业的考生,提前联系导师是十分必要的。专业的传承性比较强,导师们对博士的专业要求要更高,决定权也更大。

有没有“导师制”的专业,没有联系导师最后被顺利录取的呢?

有,经常见到。但不提倡这种方式。

21

联系导师的目的

联系导师有三个主要目的:

第一,介绍自己让导师对自己有印象;

第二,确认导师的招生名额;

第三,询问导师是否有意向接受自己报考

除以上三个外,还有两个进阶的目的:

第一,按具体情况询问导师是否能够见面

第二,按具体情况询问导师复习备考的意见

后面的两项看具体情况,不可强求

22

如何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通常建议通过发邮件的方式,这种不会引起导师反感。

邮件内容上和联系导师的三个主要目的相对应。

言简意赅、突出亮点,字数不宜过多,可附个人简历

23

怎么看待导师的回复

导师的回复基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直接拒绝,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毕竟招生目录上有名额显示,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发生,如只是挂名不招、已有硕博连读等,这种情况下可以换其他的导师

2)一般的回复,如“同意报考,竞争很大”“你很优秀,欢迎报考、竞争比较激烈、择优录取”、“等你过了初试我们再联系”等,

这种情况最常见,这样的回复说明导师是有名额的,很多人报,你只是其中一个,导师择优录取,但是录取谁要看你的综合条件以及初试和复试的表现。

3)比较理想的回复,导师回复内容比较多,也有比较关键的信息透露:“可以发个人简历给我...”“欢迎你的报考,我对博士的要求有....希望你能做好”.......

4)导师不回复,这种情况最糟糕了,因为你无从推理,完全不知道导师的想法。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你的意愿不强可以直接放弃,如果执意报他,可以再发一封邮件,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他的学生了解情况。

不管导师怎么回复,我们的目的只是想知道有没有机会,而不是他承诺要你,因为任何导师都不可能只通过一份简历就答应要一个学生,

自身的实力还是很重要的,知道有机会后,就要努力考高分,因为硕士的成果几乎都定了,改变不了,唯一能改变的就是通过努力提高初试成绩,赢得优势。

24

如何选择导师

一个好的导师,能给你的研究工作和个人提升,乃至就业安排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导师也可以分为研究型和行政型两种:

研究型则有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一般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绩都或多或少都有行政职务,也有少数例外。跟着这种导师可以学到比较多的学术知识;

行政型的导师则可能因为行政事务繁多,可能一学期都不能见上几次面,所以只能靠自己学习,但是跟着这种导师,可能能认识不少行政上牛人,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条件。

报考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定所报考的导师今年是否有直博生或者硕博连读生。有些学校有招收直博生的习惯,但是他们的报考导师后面一般都不会说明,所以要打听清楚。

2)所报导师的研究领域。一定要了解所报导师的优势、课题情况、研究方向以及以后研究的发展方向等。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的未来找准定位和方向。

25

考博有调剂吗

考博的调剂只能在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内,前提是有其他的导师出现了名额空缺,并且有意愿接收报考其他导师未被录取的考生。出现的可能性太小。

不同学校之间,是不存在调剂的,

26

学术成果对考博的影响

学术成果一般指发表的文章,做过的项目,主持或参与过的课题,拿过的奖等等,这些材料对于报考申请审核制院校,作用是比较大的,如果履历确实优异,入围的概率也要大很多。

但对于考试制的院校来说,帮助就没有特别大了。因为前期不刷材料,报名就能参加初试,而能不能进入复试是初试成绩决定的。如果有学术成果,在复试面试环节,会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最终能不能录取,还是由你的初试复试总成绩排名来决定的。

27

硕士成绩对考博的影响

硕士成绩对考博录取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会给导师一定的印象分,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不过硕士成绩也不能太难看,更不要出现挂科。

28

专硕能不能考博

专硕可以考博,但大部分专硕考博是会处于劣势的地位,尤其是非全日制的专硕。如果决定报考博士,就需要在学术成果上多用些心思,提前有所准备。专硕能不能考博

专硕可以考博,但大部分专硕考博是会处于劣势的地位,尤其是非全日制的专硕。如果决定报考博士,就需要在学术成果上多用些心思,提前有所准备。

29

在职硕士能不能考博

在职硕士可以考博,但在考博中肯定会有劣势。如果决定报考博士,就需要在学术成果上多用些心思,提前有所准备。

30

同等学力能不能考博

大部分学校同等学力都可以报考博士,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到录取年的91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很多学校对于同等学力的考生会有发表论文或参与课题的要求。即便是满足相应的要求,在考试录取环节的劣势也非常大。想要顺利被录取那就需要在学术成果、外语水平、考试成绩上都超出其他人很多。

31

考博能跨专业报考吗

考博可以跨专业报考,尤其是在跨学科综合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比较盛行的背景下。另外有些专业也比较欢迎特定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例如经济学专业比较欢迎数学背景的考生报考。

大部分文科类的专业,每年都有很多跨专业报考顺利录取的。关键还是考试成绩以及表现,让导师感受到你的专业基础、研究潜质都不错。

转自:“考博早知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