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考研成长社 ,作者小组长最棒的宝贝
个人情况
本科就读于北京地区某二本院校新传类专业,跨考社科大社会学。政治60+,英语70+,理论120+,方法140+。
四六级均飘线过,英语水平一般。我报考的院校社会学理论不考概论,只考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近几年也没有考计算题。
全文将从四个科目的复习情况,以及备考的习惯和心态两个方面进行复盘介绍,希望可以为正在备考的小伙伴提供一些参考。
四个科目的备考情况
“
公共课
英语(一)
英语就是重在坚持,单词一共过了3轮,我到考前还在背单词。
如果基础不好,建议先看田静老师的句句真研,非常有用。我是从7月开始做英语真题,感觉做得有点早,到后期没有题做,只能二刷。作文可以提前准备,不要到12月才开始,不然时间来不及。英语学习的帖子网上有很多,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可以贡献。
只是千万不要糊弄自己,尤其是考英语一的同学,认没认真做题,别人看不出来,但自己是可以感觉出来的。而且大家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应该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
“
公共课
政治
我自问政治没有懈怠,准备得也算早,大题也都背过,感觉答得不错,奈何今年政治客观题过于奇葩,分数不算高,但是也没有拉后腿,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成绩。
我的建议是,政治只要按部就班地学,不会太差劲,就算是今年这种很“反押题”的情况,只要好好学了,便不必在意,政治拉不开太多分,重点还是在专业课上。
“
专业课
理论+方法
先说一下重要的信息和信息源,然后具体展开:
可以咨询问题的直系学长学姐
有更好,没有也没啥问题。
院校给的参考书籍
必备,如学校今年没有提供,看往年的也可以。
真题
重中之重,必备!!!
如果可以,找到本专业直系学长学姐咨询。问学长学姐的问题要细致,不要问很空泛的东西(比如,学姐是怎么准备考研的啊?学长是怎么学的啊?)太泛的问题无从答起。
其实最重要的是问学长学姐有没有真题,我一开始也是找不到,后来咨询学姐才知道学校公布的真题在另一个网站上,这一点真是帮我大忙。
网址:http://shxjy.cssn.cn/zsxx/lnksst/
参考书:零活补充,梳理导图
学校给的参考书籍不是每一本都要看(这个因学校不同也分情况),我报考的院校,理论给的书非常难以应试,我就从网上找那种已经整理好的书稿,打印下来背诵。(网上有很多这种整理好的内容,我的建议是选一本主要的作为背诵主体,再从其他资料、书籍里找内容作为补充,不要东一本、西一本的翻书,很浪费时间。
或者直接打印一平哥的PPT,也是非常好用的)。为了加深理解,我还是把几本参考书以及概论的书都翻了翻,互为补充。
而且如果你是跨考生,不建议一上来就啃那些专业课的书,还是从概论开始看比较友好一些,看的时候也不要单纯只看,做一下思维导图,对后期学习也很有帮助。
作为跨考生,入门社会学那些理论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一步步跟着一平哥走就能建立起较为系统的认识,这一点是无需担心的。我是八月下旬才报的课,概论的课程压根没时间看,就紧着理论的内容看,所幸的是报考院校不考概论,我可以略过,要是理论概论都考,那背诵量就要翻一番了。
研究方法相较于理论好入门一些,而且网上有很多关于方法的课,院校提供的书也比理论好学很多,我把风笑天老师和袁方老师的书都过一遍后,在思维导图中建立起每章内容的概述(这个文孟老师也会要求)。
研究方法比理论更需要理解,理论就算现在不理解,背诵的时候背着背着也就明白了,方法必须先理解才能背诵,且只要你理解了,方法的内容是很好记的。而且我们不考计算题,这就省下很多精力和时间。
理论和研究方法一样,需要建立起一个体系,这样无论背诵还是往下学都会轻松很多。
参考书一定是要互为补充地学习,如果这一本的内容看不懂,就可以翻别的书看(比如风笑天老师和袁方老师的两本研究方法就是很好的互补教材,再加上一本统计学的书,简直绝配!)总有一本你能看明白,且有的内容看多了,也就明白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此外,理论还会考中国社会学家,比较重要的就那么几个人,可以自己整理成word打印下来。关于要不要看论文,我的建议是,有时间就看,没时间不看也没啥问题,毕竟初试还是以基础知识为重。
真题:做好考频分析
其实我看真题的时间有点晚了,如果你现在能拿到真题,那就先把真题剖析一遍。比如说理论吧,将历年考的理论家以及理论建成Excel表格,看一下考频(这一步很重要!)这样你就会得到你报考院校的关注热点。到学习、背诵时也就更加有的放矢。
后期无论是背诵还是模拟练习,着重学习考频高的考点。(当然也不能只背考过的知识点,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
真题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模拟考试:严格计时
到后期,英语、理论、方法都要模考一遍,政治选择题可以掐点做,主观题没有时间可以略过。
如果专业课知识点还没有全部背过,也可以进行模考,比如说先把自己记住的写上去,没背过的就翻书抄一遍,无论开卷还是闭卷,时间都严格限制在3小时内。这个时候就算模考成绩很差也不要心态崩掉,我当时模考也模拟得一塌糊涂,不到最后谁也不确定结果如何!
在考前一定要进行至少一次的模考,模考的试卷既可以是课程给的,也可以根据学校真题自己出一份模考卷。
很重要的一点是千万别空题,在考场上就算这道题你不会,也必须憋出来点儿什么,不写就没分,写了的话,东拼西凑点还会有些分数。
背书:先理解再参考真题
前期,专业课不需要背诵,最主要的是理解!跟着两位老师走,不会有太大问题。我是从9月下旬开始背诵,背诵的时候难免会背了忘,忘了背,稳住心态!到后期,不需要把所有知识点都背过,而是着重背考频高的理论家及知识点!
在背诵时就可以有意识的看一下考题的形式,比如说韦伯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很爱考名词解释,这个只要机械背诵即可;但是简答与论述题常常涉及几个理论家的对比,这时则需要你自己整理,梳理成体系,画成思维导图,背诵时就会好很多。
复试:务必模拟
这个我没有怎么准备,虽然我报了班,但是没参加模拟面试(哭泣,别和我学)导致复试排名不是很高,真的很后悔!一定要重视复试,这次不乏考了很高的分数但是没有进拟录取名单的同学,总之,不要像我一样,近乎裸奔的参加复试。
一定要事先模拟练习!
考研的心态与习惯
01
合理的时间安排,并坚决执行
我是从4月份开始断断续续地学习,上学期一直没开学,在家效率不高,主要就是把句句真研和徐涛的课看完,把专业课的书看一遍并整理下来。到8月下旬感觉理论学得不咋样,于是紧急报了学术志的课程,挑自己学得不好的看。
我是从9月份开学就全身心备考,每天7:30到图书馆,9:40回宿舍,11:00睡觉,保证有效学习时长在8h。且专业课的学习时长一定要有保证!一天要花5h来学专业课,专业课和公共课穿插着学习。
背诵时间是固定的,我一般在早上到图书馆开始背诵背到9、10点,下午3到5点,吃完晚饭再背一会到7、8点。
每周周日是固定的休息时间,这一天一般用来赶学校的作业或者处理无关考研的事项。我认为每周设置一个休息日很有必要,就像驴前头吊着个胡萝卜,有点盼头。当然这一点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你有别的休息方式也可以。
如果总是忍不住玩手机的话,推荐下载一个类似番茄to do的软件,不仅能够记录你的学习时长,还能够锁机。
总之,意志力不够,外力来凑。
02
磕磕绊绊也要坚持到完满
考研一路充满着艰辛与孤独,要有自己排解的方式,无论是吃喝还是玩乐,当感觉坚持不住时就要寻求支持。
我当时有一段时间很是崩溃,感觉学不完了,经常和爸妈、朋友在手机里大哭,当时我妈一度担心我得抑郁症,可想而知是个什么精神状况了。虽然哭哭啼啼有点丢人,但也不失为一种排解压力的方式。有时候晚上学累了,还会找课外书看,这时候就不会找和社会学相关的了,而是什么轻松、什么感兴趣看什么。
最后一个月状况百出,图书馆闭馆,考试地点几次变更,防疫政策风云变幻,实在让人心力交瘁,但是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要坚持学习,要克服一切困难学习!
而且无论学得如何,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去参加考试,只要考了,就还有一丝希望。而且无论成绩如何,都是对过去一年的完满交代。
03
人在书途不孤独
我们宿舍加上我有3个人考研,所以每天都是一起去图书馆,感觉考研的时候,自己这么自律有一半原因是有她们和我一起奋斗。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有人和你一起学习,不是指你帮她出题,她帮你模考的这种学习,而是主打一个陪伴,休息时间一起吐吐槽,吃饭的时候一起去食堂。我很感谢有她们的陪伴,感谢她们的榜样作用。
如果你是自驱力很强,不需要别人的督促也可以一直努力的类型,那么就不是你需要学伴了,而是别人需要你这个榜样了!
回望考研
一些持续的力量感
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分数,
一直放在文具袋里。
转自:“社会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