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 ——家庭背景对本科生升学选择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2023/5/15 14:39:50 阅读:108 发布者:
21 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 入大众化阶段,劳动力市场对求职者的学历层次需求水涨船高。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考研和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首要选择。对选择读研的高校本科毕业生来说,在国内升学还是出国留学是个体面临高等教育的差异化需求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从宏观层面上考虑,国家的高等教育供求及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及教育成本收益、政治稳定和开放包容度及移民政策等都会对学生的去留产生影响;而在微观层面,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价值观念和个体偏好则起到决定性作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文娟和蒋承在《教育发展研究》上发表的《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家庭背景对本科生升学选择的影响及趋势分析》一文,基于2005-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细致探讨了家庭背景对我国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的影响及其变化。
一
研究问题
文献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回答两个主要研究问题:第一,自高校扩招以来,家庭背景对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国内还是出国读研的选择存在什么影响?第二,在2005-2017年间,家庭对学生读研选择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
研究设计
研究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05-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毕业生的个人背景(性别、年龄、民族等)、 家庭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家庭社会关系、家庭所在地等)、接受高等教育状况(学历、所在院校、专业、成绩排名等)和毕业后的去向(求职过程、就业状况)等信息。研究变量的具体说明详见下表。
文献首先对 2005-2017 年选择国内读研和出国留学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描述性分析,之后采用logit 模型分别对 2005 年、2007 年、2009 年、2011 年、2013 年、2015 年和 2017 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回归,来探讨家庭背景对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升学选择的影响及其历时的变化。
三
研究结果
第一,高收入对出国留学选择的促进作用在历年来持续凸显,出国留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优势阶层保持地位的重要路径。研究发现,2005 年来自高收入家庭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的发生比是低收入家庭学生的 2.36 倍,其后高收入的影响系数随 年份虽有浮动但整体变化不大,到 2017 年高收入家庭学生出国留学的发生比是低收入家庭学生的 2.15倍。从历时的变化来看,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大量增加重点院校研究生的出国选派后,学生是否留学的选择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相对减弱;另外,通过学生家庭背景与院校层级的交互影响发现,家庭收入对重点院校学的影响在2009年显著小于一般院校的学生;不过这一影响并未持续。
第二,随着年份的推移,来自父亲职业地位和家庭社会关系的影响显著变弱。这表明父母的职业层级所带来的权力、声望及社会网络资源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子女教育机会的优势,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阶层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信息不对称减弱,优势阶层所获得的信息优势相对减少。2005年父亲高层职业地位的学生出国留学的发生比是父亲基层职业地位的学生的2.78 倍,父亲中层职业地位的学生出国留学的发生比是父亲基层职业地位的学生的1.74倍;而到2017年,父亲从事高层职业的学生留学的发生比降低到1.7 倍,父亲从事中层和基层职业的学生在升学选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对学生的留学选择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该作用随年份逐渐减弱。另外,家住在城市的学生较之家住在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出国读研,但这一差异在 2013年以后不再显著。这说明在选择读研的群体中,城乡差距带来的教育机会差异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第三,父亲学历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留学选择具有正向作用且随时间显著增强。模型分析显示,2005年父亲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学生出国留学的发生比将增加0.058;随着年份推移父亲学历的影响系数逐渐变大,到2017年父亲受教育年限对学生出国留学的发生比增加到0.122。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父母不仅关注教育投资的经济收益,也十分看重文化资本的积累。另外,从学生自身的能力考虑,优势阶层的子女从童年时期就在父母的支持下接受着高质量的教育,有更多机去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同时拥有良好的外语语言学习环境,能够更自信地展现自己,而这些内化的文化资本能够帮助他们在海外院校的申请竞争中获胜。
四
研究结论与讨论
总体而言,中产阶级家庭凭借其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上的优势,帮助子女获得优质的海外教育资源,以维持其阶层的优势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优势阶层的教育选择不再仅仅依赖于特定的资源优势,由外依性家庭资源导致的不平等相对减弱,而内生性家庭资源的影响持久而稳定的显现。
基于上述结论,此研究领域未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拓展:首先,考虑到不同留学目的国及院校在经济成本、入学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进一步区分学生具体的留学国家及相应院校,更加准确细致地刻画家庭背景对学生留学选择的影响;其次,鉴于不同教育阶段受到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不同,通过对比家庭背景对低龄留学、大学生留学等阶段教育选择的影响差异,以进一步理解教育机会分层的差异。
介绍文献
高文娟,蒋承.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家庭背景对本科生升学选择的影响及趋势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Z1):45-53.
文献推荐者感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在就业压力、研究生招生扩张等因素的刺激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290万人。留学教育方面,我国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整体呈现出出国留学和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的局面。文献使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05-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细致地探究家庭背景对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实际求学选择的影响,并对比出国留学和国内读研学生家庭背景特征的变化趋势,以加深和丰富对我国高等教育分层的理解和认识。
——梁嘉欣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转自:“量化研究方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