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at. Commun | 刘志博课题组与合作者报道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与免疫治疗联用的硼胶囊材料

2023/5/15 9:43:02  阅读:96 发布者:

Nat. Commun | 刘志博课题组与合作者报道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与免疫治疗联用的硼胶囊材料

近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刘志博教授与浙江大学药学院顾臻教授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itons)上发表题为“Localized Nuclear Reaction Breaks Boron Drug Capsules Loaded with Immune Adjuvan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可以响应中子照射实现药物缓释的碳硼烷骨架的共价有机材料,并将免疫激动疗法与硼中子俘获疗法相结合,探究了该策略的肿瘤治疗效果。

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作为一种新兴的二元靶向放疗手段,具有比传统放疗更高的精准性与安全性,同时拥有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其基本原理为,天然非放射性的B-10原子可以俘获中子,产生一对高能反冲粒子,Li-7和α粒子,从而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然而,目前BNCT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存在两大局限性:缺乏理想的硼携带剂以及BNCT的生物学效应仍不明确。

针对当前的临床实际问题,本研究以含有较高硼含量的碳硼烷为基础,成功设计合成了一种名为硼囊(Boron Capsules)的共价有机材料,用于负载免疫激动剂咪喹莫特。作者发现,在经历中子照射后,该材料表面的缺陷可以促进药物的释放。同时,单细胞测序的结果表明,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可以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免疫细胞在肿瘤内的比例。最终,联合治疗结果说明,与咪喹莫特的免疫调节作用相结合,BNCT可以有效抑制远端肿瘤模型和转移瘤模型。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了BNCT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并为后续BNCT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1 BNCT介导的免疫激动剂缓释用于联合治疗示意图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史亚鑫博士,研究生郭志滨与南开大学付强博士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刘志博教授与顾臻教授为本文的共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重点研发专题、北京大学苏南研究院、李革-赵宁生命科学青年研究基金、昌平实验室、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7253-x

PI简历

刘志博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

邮箱:

zbliu@pku.edu.cn

 

实验室主页:

https://www.chem.pku.edu.cn/zliu/

研究领域:

放射性药物及临床转化,中子俘获治疗,活体化学,放射化学生物学

研究兴趣:

我们基于原创的活体化学和放射化学工具,解决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前沿难题。多个原创核药物已实现转化,目前正在申请临床批件。

转自:“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