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青年科研人物志 | 刘兆清:匠心如初,“碳”寻下一个十年

2023/5/8 16:29:01  阅读:121 发布者:

刘兆清教授,广州大学 “广州学者”A类特聘教授、羊城学者,“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中国化学会会员。在电催化剂的简易可控制备,结构组成、电子态优化及催化机理解析、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的设计与功能化调控等方面取得了若干创新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科技计划等项目2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42篇,影响因子10.0以上论文45篇,其中28篇入选1% ESI Highly-Cited论文,1篇入选2019年度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20212022);荣获2021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深耕不辍,静待花开

2012年博士毕业后,刘兆清开始从事清洁能源材料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尖晶石能源材料研究,这与他在博士期间从事的光电催化研究工作完全不同。用他的话说,做科研要学会“断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大胆探索未知领域。他向记者解释:“ 一开始并没有想要把尖晶石做到什么程度,只是告诉自己铆足劲做下去,2013年到2016年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当这些成果被南开大学的一位院士引入顶刊综述后,我更加坚定决心要深耕尖晶石方面的研究。”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因为条件所限,研究伊始,刘兆清只能在自己实验室里做些简单的性能和表征测试,“四处奔走寻求同行的支援早已是工作常态”。

十年磨剑终成锋。2013年至2023年,在经过了无数个灯火通明的深夜和不曾休息过的周末之后,刘兆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和体系,为自己打上“尖晶石”的鲜明标签。针对尖晶石电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中表面传荷/传质阻抗较高、活性位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刘兆清取得了若干创新成果:一是揭示尖晶石基复合电催化剂在可逆氧催化过程中的活化机制,实现电催化活性位的微观组成及电子结构调控,提高尖晶石氧化物的氧电催化性能;二是实现尖晶石诱导自催化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可控合成,提出尖晶石负载型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新策略;三是拓展尖晶石基电催化剂/电极材料在新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中应用,实现电极材料的功能化调控与器件优化。发展了表面刻蚀技术活化电极载体,构建了液流式锌空气电池系统,减缓了锌负极枝晶形成、形状改变和钝化的问题。

“尖晶石的研究我一定会继续做下去,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刘兆清说。

刘兆清教授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

助力“双碳”,责无旁贷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当前,尖晶石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精准可控合成,析氧电催化过程机理调控,氧还原活性位电子结构调控等创新性成果解决了电催化剂合成与应用的技术难题,开辟了一条推动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快速发展的新通道。“尖晶石材料最终就是要服务清洁能源的。除此以外,我们要发展一些廉价且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材料,尽早实现商业化运用。”刘兆清认为,如何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研究特点,找准背后的关键问题并开展深入研究工作是每个科研工作者都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任务艰巨,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助力“双碳”进程成为必选项。刘兆清说,“双碳”目标驱动下,他和团队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清洁能源材料研究做大做强,为社会和生态带来长远效益。“为我国能源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贡献力量,我们责无旁贷,将始终坚持在奋斗的路上。”

亦师亦友,守正创新

“做科研有什么秘诀?”记者问他。刘兆清瞬时为记者写下一句话——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这一句话是他17年来一直秉承的理念,更是对他人生、科研经历的高度概括。在刘兆清看来,坚守基本的科学原则是最重要的,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走正道、行正事、做正人。”刘兆清说:“做科研首先是做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我从不相信投机取巧能走得长远,也从来不允许自己有任何侥幸心理。” 这同样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培育上。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他既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又对学生严格要求,陪伴、见证他们的成长。正是有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刘兆清带领学生们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近8年来,刘兆清一直坚持担任本科生班级的班主任,开展“人心向学”、“精小创新”等系列教育活动,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并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我支持学生自由发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因为未来始终是属于他们的。”

刘兆清教授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

 “前辈的指点帮助和团队的团结协作是支持我走到今天的重要力量,我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刘兆清总结道。他笑着说:“欢迎青年学子加入我们电化学的大家庭,用我们的知识与一腔热诚服务大家,奉献社会,相信你能在这里找到你的归属感!”

倾力治学探前路,遍观其奥志无穷。刘兆清用自己的青春与热忱,探索着未知的领域;用匠心修成了一条通向奥秘的路,让尖晶石能源材料研究天堑变通途。我们相信,沿着这条愈发宽广的道路,成功不再遥远,未来更加光明。

辛勤耕耘,扶摇直上志在千里;莫叹道阻,奋楫扬帆勇毅前行。广大科研工作者们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赛道,以高校学者的智慧、力量与情怀,履行我们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好服务社会大众需求,在新发展阶段谱写出绚烂的篇章。

转自:“广大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