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或是英文写作时,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学术文献吗?
博士生常抱怨为何完成文献回顾需要大量的阅读?与文献为伍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透过与其他人撰写的文本互动可以完成以下四个关键任务。
(1)对应与查询相关的领域
这可能涉及到展示该领域的历史发展,讨论其经验与理论基础和偏误,及确定主要论点、关键人物与开创性的著作。
(2)建立与目前进行的特定研究最相关的想法、方法或研究
没有研究是无中生有的。新的研究即是使用现有的研究结果,同时也是基于这些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这些基石则是经过严谨的引用才得到认可。
(3)创造研究需求
这可能涉及辨识差距,将以往没有连结的想法与方法融合在一起,或是处理该领域中特定的难题或争议。
(4)确认他们的研究所将带来的贡献
藉由以上三个过程,研究者不仅能够辩证进行研究的必要与重要性,而且阅读文献还能让研究者详述他们要进入的对话,并阐明他们要为学籍所提供的大量知识。
与其说文献回顾是技术性的事务:单纯地大量阅读、总结和归类书籍和文章,再将其以一系列主题列表的形式写成一个章节,不如以下列的角度切入:
文献并非单一同性质的个体
很多研究者发现为了使他们的著作定位、正当化并与他人的著作链接,他们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文本,包含政策文件、专业阅读、大众媒体中的文章、网络文件与「学术性」的书籍与期刊文章; 这些文本可能跨越许多不同领域。因此,我们建议将这些文本视为文献而非单一同质性的文集。
文献包含一个或众多领域的知识产生
阅读文献的目的在于确认有关特定主题的知识,探知其他人在对该领域中如何进行排序、筛选、强调或掌握其背景的类别。藉由阅读,我们也会关注到哪些著作被引用或忽略。
同时,我们可以评估用于生成数据和论点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能会问谁是研究参与着—参与者有多少人?他们何时、在何处、如何参与了研究?我们也希望能了解每种文本背后的知识观。综上所述,这些问题使我们能进行比较和对比,并发展出对文献群有共同特征或方法的看法。
阅读文献的用意不在于回顾
虽然有必要对文本进行总结并列出调查结果和论据,但这只是构建所谓的《文献回顾》的第一步。我们认为回顾的概念并无益处,因为它暗示所需要的是提出一连串总结文本的清单,而这类清单通常缺乏作者的观点与评价立场。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pinion on how to define school improvement. Gray et al (1999) point out that school improvement secures year-on-year improvement in the outcomes of successive cohorts of similar pupils. Improvement is measured in terms of raising attainment of all students over time (Chapman 2002). In other words, it increases the school’s effectiveness over time.
In contrast, Mortimore (1998) describes school improvement as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way a school is organized, its aims, expectations, ways of learning,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or Gray et al (1999) student outcomes are pre-eminent, whereas for Mortimore (1998) it is the process that is vital. Hopkins (2001) combines these two ideas i.e. school improvement and school’s capacity by describing school improvement as a ‘distinct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change that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 outcomes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school’s capacity for managing change (p 23).”
「关于如何定义学校改进的观点存在很大的差异。Gray等人(1999)指出学校的改善可确保相继学年同类学生的连续学习成果逐年提高。进步的衡量标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Chapman 2002)。换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学校的成效。
相反的Mortimore(1998)将学校改进描述为改善学校的组织方式、目标、期望、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组织文化。对Gray等人(1999) 而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而Mortimore(1998)则认为学习过程才是至关重要。Hopkins(2001)将学校改进描述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变革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增强学校管理变革的能力',从而将学校改进和学校能力这两个理念结合起来(p 23)。」
若使用常见的「某人说」的长串清单,如本例所示,该论述也可能模糊正在讨论的想法,以上不是一个好的文献引用方式。
阅读文献的用意在于对应领域
与文献接触的用意在于找出研究的立场并确定该研究应加入哪边的对话。要点在于澄清并阐明研究作出的贡献及其与先前学术研究的关系。下述介绍性段落的例有效地指示了所要进行的对应。
“I turn now to what is already known about teenage pregnancy and education. I look first at why,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s, pregnant and mothering teenagers are viewed as educationally vulnerable and I detail the policy guidance to local authorities and schools that has resulted. I note the minimal focus on education in the lives of teenage mothers relative to other research and also the limited work which foregrounds the views and experiences of young mother themselves. It is this gap to which I aim to contribute to filling.”
「我现在转向未成年怀孕与教育的已知信息。首先,根据文献所述,我探讨为何怀孕和正在育儿的青少年被视为教育弱势群体,并详细介绍了针对地方当局和学校的政策指导。我注意到相对于其他研究,未成年母亲的生活很少受到教育的关注,且突出未成年母亲自身的观点与经验之研究非常少,而本研究所要填补的正是这方面的缺口。」
上述的陈述清楚地确定了研究主题,并阐明其解决知识模式与类型及其来源的意图。再次过程中,作者创建了一些用于定位其研究的字段。读者可将这些字段中的内容删除以采用这样的表达形式。
“I turn now to what is already known about ................... I look first at why,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s, ............... and I detail the ................... that has resulted. I note the minimal focus on ... ........................... relative to other research and also the limited work which foregrounds the ............................ It is this gap to which I aim to contribute to filling.”
转自:“辑思科研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