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柔性导电纳米纤维结构单纱线传感器》

2023/5/8 14:50:02  阅读:100 发布者:

作者:Shaohua Wu

导师:张洪斌教授

研究方向

· 高分子材料流变学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Rheology & physical chemistry of polymer materials

· 健康和生物材料用高分子

Polymers for health & biomaterials

· 多糖类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子表征、溶液、乳液和水凝胶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solutions, emulsions & hydrogels of polysaccharides

· 亲水胶体和天然高分子功能化及工业应用

Functionalization &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hydrocolloids & natural polymers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内、国际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十三五”重点专项子课题2项。

发表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IF=9

通讯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文章内容

文章概论

Introduction of  the Article

Shaohua Wu等人采用静电纺丝与原位溶液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由聚苯胺(PANI)/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组成的导电聚合物基单纱。

合成过程:首先将PAN溶解在N, 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作为静电纺丝溶液。随后,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在静电纺丝PAN UANYPAN纳米纤维表面合成PANI层,生成如图所示的芯-PANI/PAN纳米纤维。

科研一席话

图中展示了新型静电纺丝装置的原理图(上)和核-PANI/PAN纳米纤维组成的UACNY的制备原理图(下)。

传感性能

PANI/PAN UACNY对氨的传感性能:室温下PANI/PAN UACNY传感器对NH310 - 2000ppm浓度范围内的动态电阻变化,可以看出纱线对NH3气体表现出良好的响应,且该传感器的响应电阻随着NH3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图B为室温下不同NH3浓度下PANI/PAN UACNY的响应和恢复时间的变化情况。动态响应曲线描述了响应和恢复时间(图A)。当NH3浓度为200 ppm时,反应时间为9 s,恢复时间为37s

图为(A) PANI/PAN UACNY传感器在室温下暴露于10 - 2000ppm NH3的电阻瞬态。(B)常温下不同NH3浓度下PANI/PAN UACNY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C)室温下PANI/PAN UACNY传感器响应对NH3浓度的依赖性。(D)传感器的稳定性研究,在室温下暴露固定浓度的100ppm NH3 28天后进行传感研究。插图显示了PANI/PAN UACNY传感器在室温下低NH3浓度(10ppm100ppm)下的响应值

C表明,即使是最低浓度的10ppm NH3,响应也在3.5左右,且随着NH3浓度的增加,响应值明显增大。图D展示了该材料在一个月内的稳定性。

PANI/PAN UACNY对氨的传感机制:该气体传感器的机理源于NH3PANI/PAN UACNY中的扩散以及NH3PANI的反应。此外PANI/PAN UACNYNH3的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优异传感性能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解释,即图BPANI/PAN UA CNY传感器的结构。NH3分子的吸收和扩散行为与PANI/PAN UACNY的微观结构直接相关。首先,UACNY传感器中的纳米尺寸同轴PANI/PAN纳米纤维(约667.0nm)表现出高的表面体积比,这可以为NH3分子的吸附提供更多的位点。其次,PANI/PAN UACNY使单个纳米纤维的长度几乎相似,位于两个电极之间,其平行排列结构能够加速电信号的单向传输,与其他纳米结构组件(如纳米结构膜或随机排列的纳米纤维垫)相比,可以明显提高基于纳米纤维的传感器的响应和恢复性能。具体如下图:

科研一席话

制备的PANI/PAN UACNY传感器对NH3的传感机理:(A) PANI-A -(祖母绿盐)-PANI祖母绿碱的脱质子-重传过程。A−为酸掺杂剂SSA的阴离子基;(B)PANI/PAN UACNY传感器的敏化机制示意图模型。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