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 | 纪春岩教授团队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3/5/8 10:45:21 阅读:149 发布者: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纪春岩教授团队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及免疫治疗领域获重大进展,相关文章“Spatial single cell analysis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pattern in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在国际权威期刊Leukemia(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IF=12.883)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基于国内首批石蜡切片空间转录组学检测平台,依托团队自有生物信息学分析队伍,首次系统揭示了PCNSL肿瘤微环境的空间特征及其免疫重塑机制。
PCNS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多发生于颅脑、脊髓、脑膜和眼,具有高度侵袭性,一线治疗失败患者的预后极差。肿瘤微环境(TM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药物敏感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肿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模式,可以将TME分为“热(Hot)”“免疫排斥型(IME)”“免疫抑制型(IMS)”和“冷(Cold)”四种主要类型。目前大多数研究仍以TME的细胞组成分析为主,明确不同TME中多种细胞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肿瘤发展过程中不同TME的空间重塑机制,对于免疫治疗策略的研发意义重大。
该研究将PCNSL的4种典型TME样本的空间转录组数据与14964个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相结合,通过整合分析全新定义了具有空间功能特征的PCNSL肿瘤细胞亚群。继而借助发育轨迹分析,揭示了四种TME类型在PCNSL进展过程中的发育顺序,并证实肿瘤细胞亚群能够通过“免疫压力感应模型”对TME进行重塑。
在通过空间通讯分析阐明“免疫压力感应模型”的具体机制和关键分子后,该研究还进一步探究了典型免疫检查点分子和CAR-T靶分子在PCNSL中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为PCNSL的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其他肿瘤TME重塑机制的阐明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国家医用微生态工程研究中心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5-023-01908-x
转自:“威斯腾生命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