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江苏省中揭示葛根芩连汤激活PPAR-γ信号改善小鼠结肠炎机制

2023/5/6 17:30:52  阅读:89 发布者:

【写在前面】:本期推荐的是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研究团队合作近期发表于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IF7.419)的一篇文章,揭示葛根芩连汤通过激活PPAR-γ信号抑制肠杆菌科细菌的扩张来改善小鼠结肠炎。

【题目及作者信息】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ameliorates murine colitis by inhibiting the expansion of Enterobacteriaceae through activating PPAR-γ signaling

【摘要】(阅读原文为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生物失调,尤其是兼性厌氧肠杆菌科的扩张,可能是UC的主要发病机制。葛根芩连汤(GD)是《伤寒论》中记载的一种中药配方,常用于治疗UC,在诱导疾病缓解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效果。然而,GD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在此,我们研究了GD抑制肠杆菌科细菌扩张的潜在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这种作用的潜在机制。我们的研究表明,GD显著降低了结肠炎小鼠的体重减轻、结肠长度缩短和结肠炎症。DSS治疗后,结肠炎结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传导失活,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E.coli,肠杆菌科)的丰度和结肠组织中脂多糖(LPS)的浓度显著上调。值得注意的是,GD给药可导致PPAR-γ的激活和iNOS的失活,从而导致硝酸盐的减少、大肠杆菌的抑制和LPS的产生减少。GDPPAR-γ拮抗剂联合应用,减弱了GDUC的治疗作用,对肠杆菌科的扩张抑制作用较弱。因此,GD通过激活PPAR-γ信号来降低管腔中的硝酸盐水平,从而防止潜在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失调扩张,从而改善UC

图文摘要

【前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两种主要类型之一,其特征是腹痛、腹泻和便血。自1859年以来,UC的全球发病率一直在迅速增加。尽管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UC的确切机制仍然难以捉摸。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UC是一种具有多种因素的复杂疾病的代表,包括遗传易感性、免疫系统失调、生态失调和环境,所有这些因素在UC的发病机制中都起着核心作用。属于梭状芽孢杆菌和拟杆菌类的封闭厌氧细菌在健康受试者的肠道微生物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UC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群以肠杆菌科的兼性厌氧细菌为主。不适当的微生物群驱动的粘膜免疫系统激活是UC的诱因。特别是,据报道,粘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科)可能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TLRs)加剧小鼠模型中的结肠炎。因此,消除过度生长的大肠杆菌已经成为UC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葛根黄连汤(GD)是张仲景撰写的古代医学著作《伤寒论》中发现的一种草药配方。它由四种草本植物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腹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GD在临床实践中已被证明对UC的治疗是有效的。在实验研究中,GD在动物模型、中对化学诱导的结肠炎也表现出优异的药理作用。GD可通过抑制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激活NF-E2-相关因子(Nrf2/ARE信号通路来缓解肠道炎症。此外,一些研究还报道,GD可以通过重新平衡结肠炎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来缓解结肠炎。然而,GD如何调节宿主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串扰是有争议的,尚未完全理解。

【结果部分】

1.GD可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2.GD可恢复结肠炎小鼠的肠道屏障。

3.GD抑制潜在致病微生物群。

4.GD在体内和体外激活PPAR-γ信号通路。

5.PPAR-γ拮抗剂减弱了GD对结肠炎的作用。

6.阻断PPAR-γ信号通路可减弱GD抑制肠杆菌科DSS诱导的结肠炎扩张的作用。

【结论与讨论】

总之,我们的工作表明,GD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降低管腔中的硝酸盐水平,从而防止潜在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失调扩张,从而改善UC(见图文摘要)。

转自:“如沐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